海漫评 | 防溺不打烊,“老生常谈”仍需“谈”

  暑假来临,天气炎热,游泳戏水成了不少人防暑降温的首选。然而需要警惕的是,暑假也是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

  近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一些泳池救生员配备不足、身兼多职,孩子游泳时观察台没人在岗,陪游的家长低头玩手机现象普遍,有人甚至给孩子在泳池中吃插着尖利竹签的热狗……泳池安全隐患突出,不禁让人替孩子们捏了把汗。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泳池安全隐患重重?

  从调查来看,运营方似乎对泳池的安全问题早已知晓,但更多的是在乎运维成本支出。其实在《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中,就有明确规定了泳池配备的救生观察台和救生员的数量标准,以及救生观察台高度。而这些,也恰恰是泳池经营者所需要考虑的运维成本之一,如雇员多工资开支明显增大等。可安全问题始终是第一位,既然从事这一行业的经营,就理所当然要扛起应尽的安全责任,为所有客人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毕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和意外,造成人员伤亡,这后果谁也承担不起。因此,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提供足够安全保障都是双赢的。

  自然,防溺水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尤其是家长,要尽到陪伴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低头玩手机,将孩子的安全完全交托给泳池救生员。在选择泳池方面,家长要做好“把关人”,对资质和安全保障不足的泳池做到用脚投票。除此之外,主管部门也要加强对泳池、救生员资质和安全保障措施的检查力度,对一些不具安全资质的泳池,无证上岗的救生员必须勒令整改,或退出经营市场。同时,严格规范泳池合格救生员的配备、观察台的设置,以及救生员兼职教练的做法,让泳池经营多一些安全保障,少一些侥幸心理。长远看,还要引导泳池经营者在规范经营的同时,做好做优服务,通过拓展更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破解淡旺季经营困局等等。

  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打烊。防溺水就是要“老生常谈”,只有在反复“谈”的过程中形成思想共识、凝聚社会合力,不断织密防溺水“安全网”,维护好广大青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才能守护好每个家庭的和谐幸福。(文/于平 图/郭昊)

责任编辑:杨彦婷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漫评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