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要研之有方

  日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有序启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本次主题教育的鲜明特色之一。与第一批主题教育相比,第二批主题教育涉及的单位和人员范围广、类型多、数量大,与群众联系更加直接和紧密,党员干部要切实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注重方式方法,“调”准实处、“研”到痛处,切勿做“走过场”的“假把式”。

  注重研之有效,切勿“浅尝辄止”。“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告诫,调查研究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他指出,调研中可以有“规定路线”,但还应有“自选动作”。调查研究要取得实效,需要“眼入”“身入”“心入”,学会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能“跟风”选题、“开衙坐堂”调研,要变“取样式”为“地毯式”、变“点水式”为“凿井式”,拒绝“盆景式”的走马观花、“踩点式”的浅尝辄止,避免“劳而无功”“宝山空回”。不“嫌贫爱富”走“规划路线”,既看光鲜“大门”、也看阴暗“后院”,既见“树木”、也见“森林”,善于在群众中“察言观色”、多听“弦外之音”,从出水“一脚泥”里带回有“烟火气”的问题,保障调查研究能“点中穴位”“切中要害”。

  注重研之有理,切勿“雾里看花”。“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搞做指示多、虚心求教少的“钦差”式调研。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坐而论道”,不“眼见皆为实”“听风就是雨”,要多一些“嘴上功夫”,在百姓的“家长里短”“牢骚话”甚至“逆耳话”中找准问题症结。不当资料“二传手”和“搬运工”,应树立辩证思维,把握重点论和两点论,透过“一管”而窥“全豹”,顺着问题表象的“藤”,摸出矛盾实质的“瓜”。要脱掉“有色眼镜”、主动关闭“美颜”、拉长审视“焦距”,从细枝末节处去伪存真、去芜存菁。对关键环节、尖锐问题,应怀“空杯”心态,躬身“甘拜群众为师”、“采他山之石”,从“浮云”中探寻“庐山真面目”,在“云雾缭绕”里观清、观尽“长安花”。

  注重研之有物,切勿“虎头蛇尾”。 文以载道,以用为贵。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十分形象地指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编筐织篓,重在收口”。只调不研、光看“病症”不“开方”的调查研究,是“只闻雷声不见雨点”,背离了调研初衷。必须“有的放矢”,吃透“理论”和“实际”两头,找“病灶”、挖“病根”,精准施“针”、直击问题“靶心”。要“提了哪壶”就“开哪壶”,注重成果转化,拿出务实有效的解题举措,在解决问题上“有后手”“零遗留”,不能“述而不作”“煮夹生饭”,在“一纸了之”之后“束之高阁”,最后“涛声依旧”成为“虚应故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勤练这一“看家本领”,既要重调查、又要重研究,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陈江)

责任编辑:杨彦婷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网友视角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