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党支部周清云工作室被海南省教育厅列入全省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建设项目以来,探索建立起“党建+”工作模式,形成了“六五四三”工作法(即建立“六同”工作机制、实施“五项”党建工程、明确“四型”党支部定位,打造“三融合三提升”特色品牌),努力把党支部建设成为海南自贸港高校党建和教育教学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和坚强战斗堡垒,积极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外语特长、职业技能的“外语+”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健全党建工作体系 大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
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高校教师党支部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该工作室结合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党支部工作特点,充分发挥党建和学术“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围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根本目标,不断健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中心任务齐抓共管、互推共促的“六同”工作机制,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实行“党政同责、决策同商、部署同行”,做到“工作同抓、目标同向、措施同步”。组织实施“党建领航强化政治忠诚、党建铸魂坚定理想信念、党建强基筑牢组织堡垒、党建筑梦培育时代新人、党建聚力服务社会发展”五项党建工程,按照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四型”党支部定位,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将党建与思政课建设打通、融通。
该工作室组织全体党员通过“举办读书班集中学、安排骨干领着学、对外讲授倒逼学、请进来走出去交流学、党员日常坚持学”五种方式,不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和思政教学理论学习,切实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政治引领、思想堡垒、凝聚师生、服务中心的功能,积极打造的“三融合三提升”党建品牌,即“党建+教学”融合、提升教学质量,“党建+教研”融合、提升教研水平,“党建+学生社团”融合、提升育人实效,把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转化为提高思政课建设质量的强大动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坚持“党建+教学”融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按照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建设要求,该工作室牢牢把准思政课教学的政治方向,把政治建设列为首要任务,坚持“在马信马言马传马”,将党支部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教研室)日常教学管理实现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高标准、严要求、常态化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建设起一支堪当铸魂育人重任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认真抓好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定期举办教学基本功比赛,建立新老教师“传、帮、带”机制。支部全体教师坚持以“四有”好老师、“六要”思政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立足外语类专业实际和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全力打造高效的思政示范课堂,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近两年来,工作室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党支部成为引领学校事业发展的坚强堡垒,党员成为校园中高高飘扬的鲜红旗帜。2021年党支部书记周清云荣获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被学校评为优秀中层管理干部,支部党员周丽萍同志被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在学校评优、表彰和考核中,支部书记周清云同志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党支部评为“先进党支部”,支部工作案例被列为创新案例,1名教师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1名党员干部被评为教学机构优秀科级干部,2名党员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
2023年5月举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坚持“党建+教研”融合,不断提升教研水平
坚持以党建引领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努力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四型”党支部,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第一位,努力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教师参与教研工作的强大动力,转换为提升思政课教研水平的有效武器。通过党建引领教研工作,激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创新研究,促进思政课教学水平提升,实现把一线教师从“教书匠”培养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目标。工作室成立以来,3位党员老师分别承担3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依托省级科研项目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实现教学、科研和教师发展良性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坚持“党建+学生社团”融合,不断提升育人实效
坚持以党建带动学生思政社团建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重要环节和手段,工作室根据思政课程特点建立“时事协会”“心灵协会”等学生社团,结合思政课程内容、重大纪念日、海南自贸港建设、琼崖红色资源等,深入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育人,积极打造有灵魂的行走课堂。一年来组织开展了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实践活动20多场次,让思政育人工作真正“动”起来、“实”起来、“活”起来,推动党的理论更好地内化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奋进动力。思政社团学生2023年荣获全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辩论赛季军、全省自贸港知识竞赛优秀奖。支部委员陈若团等带领学生今年暑假组织开展的暑期理论宣讲实践活动引起较好反响,得到南海网、人民网等媒体报道。
支部委员陈若团带领社团学生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理论宣讲社会实践活动
支部委员陈若团带领社团学生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理论宣讲社会实践活动
坚持拓展“党建+”工作内涵,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该工作室充分发挥思政专业优势,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的使命任务,不断丰富、深化、拓展“党建+”工作内涵,与文昌市相关单位组织实行跨领域、跨行业、跨层级的联建共建,增加党建校地合作“共建、共享”的聚合力,积极履行高校服务社会职责。与文昌市委党校、农业银行文昌支行运营财会部党支部等建立党建联盟。今年6月,海南首个由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所在市县教育研究培训部门共建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正式签约建设,致力于实现文昌市域大中小学优质思政课教学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并在思政师资队伍建设、文昌市党史、红色文化、华侨文化等的整理、开发、研究和利用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合作共建成效不断显现。
与文昌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签约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
该工作室负责人周清云书记说,“党建+”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工作室将继续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坚持不懈地把党支部建设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校培根铸魂润心育人工作的战斗堡垒,“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认真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任务。
原标题:马院工作室把党支部建设成为海南自贸港高校基层坚强的战斗堡垒
责任编辑:方诗颖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