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周刊丨海南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开幕

近日,一场关于“美”的盛宴在海南师范大学拉开序幕,开启了我省高校师生为期一周的艺术之旅。

配图由受访者提供

海南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以下简称展演活动)近日开幕,主题为“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海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是我省目前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大学生艺术活动。

本届展演活动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便广受关注。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筹备,来自我省16所高校的354件参展作品、70余项高校美育优秀案例最终进入展演活动现场。这是近年来我省高校美育教育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我省全面深化高校美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美育教育质量的生动体现。

海南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展出作品。配图由受访者提供

以展为媒

挖掘本土文化、红色文化

款式各异的扎染服饰整齐摆放,蓝白之间劲吹中国风;微景观生态瓶里,热带雨林图鉴亮相;黎纹团扇、簪子等文创产品栩栩如生;这边,在黎锦“织娘”的指导下,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大学生现场展示黎锦编织技艺;那边,海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围坐在一起,往玻璃瓶里“造”热带雨林……近日,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展区里,独具特色的海南大学生艺术实践工坊,吸引人们一一驻足观赏。

15个海南大学生艺术实践工坊,是本届展演活动的一大亮点,“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美丽乡村”“艺术与校园”四大板块的实践体验、群体互动,展示了我省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传承创新的能力。

“这是我们黎族的双面绣,您可以摸一下这些织线,手感厚些的是正面,薄些的是反面。”近日,在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黎锦创意工坊展示区前,该校大三学生陆少颖向观众们热情介绍。

陆少颖是黎锦织绣的“老手”。受家中长辈影响,他从小就接触、学习织锦技艺,还曾向我省黎锦技艺非遗传承人拜师学艺。

陆少颖表示,织锦需要慢工出细活,对于许多初学者而言,光是在布上数格子、数针脚就得费不少眼力。考虑到服饰制作的时间较多,他和工坊成员打开思路,将黎锦元素运用到簪子、团扇、耳饰等更多小而精的文创作品中。

在海南师范大学“艺术与美丽乡村——南海织梦”工作坊展示现场,一处“船形屋”微景观造型格外醒目,既保留了黎族传统居民房屋的特点,又融合了现代建筑的美学特色。

该工作坊团队成员张楚涵是一名“新海南人”。从完全不了解黎族纹样,到亲手设计制作出具有黎族纹样元素的建筑模型,逐渐萌生的兴趣成为她“最好的老师”。

张楚涵说,希望以此向人们展示并推广黎族人民代代相传的智慧结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展演现场,还有许多工坊都带有鲜明的本土特色。有的使用十多种植物染料,制成丰富多样的黎族扎染制品;有的运用传统木工技艺搭建艺术空间……

“本次展演活动聚焦海南地域文化,海南大学生思维开阔、充满激情,通过参展作品大力弘扬和传承本土传统文化,为本土传统文化注入更多青春活力。”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引说。

《革命火种》《砥砺前行》《光辉历程》……浏览本次展演活动参展作品列表,海南日报记者发现,我省高校学生在绘画、设计、书法和篆刻等艺术创作中都融入了丰富的红色元素,传承红色基因。

近年来,我省高校纷纷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在艺术作品创作中传承红色基因,拓展美育教育的广度、深度和温度,让学生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陶冶情操、提升素养。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教师刘亚平介绍,该校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元素,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先后举办了“畅想红色未来·筑梦海之南”“百年颂”等创意设计作品展。此外,成立新时代红色基因研学设计中心,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红色传承”“红色践行”“红色创新”三大文化育人板块,积极探索应用型高校红色文化传承工作坊建设模式。

“美育是多元化、多方位的,也是全过程、重实践的。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他们发现美、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海南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副院长、艺术团团长周琳琳表示。

海南大学生艺术实践工坊举行植物染织体验活动。配图由受访者提供

以美育人

助力社会“美育+”

从城市到乡村,海南各大高校走出象牙塔,对外开展“美育+”社会实践的案例比比皆是。

2022年7月中旬,由6名海南大学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百村百生”乡村美育振兴实践团保亭支教分队,奔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中心小学开展美育支教实践活动。

“老师,用蓝色颜料和红色颜料可以调出黑色!”“老师,紫色怎么调出来?要用什么颜色呢?”支教过程中,孩子们发出一连串疑问。海南大学大学生志愿者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为40多名小学生开设党史知识绘画课、航天科普知识绘画课和黎族、苗族传统图样绘画课等美育课程。

“长大后,我们也要像哥哥姐姐们一样,成为一名大学生,用自己的双手调出丰富多彩的颜色。”回想起保亭三道镇中心小学学生临别时的话,海南大学支教大学生志愿者岳越看到了“希望的种子在传播”。

近年来,海南大学通过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丰富美育精品课堂和实践课堂、加强美育与多学科融合、开展校园文艺和赛事活动、组织文艺帮扶和志愿服务等形式,倡导和推动人人向美。

高校美育教育的触角,在不断延伸。近年来,海南师范大学在社区、乡村、基层一线举办各类主题艺术展,助力社会美育发展。“近年来,学院平均每年举办超过20场大型主题展览,其中部分在乡村学校、社区、机场、文化公园等地举办。”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副教授林茜介绍。

针对海南部分偏远地区美育资源缺乏、美育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琼台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美育延展大课堂支教活动。今年7月,该院椰苗团队骨干成员奔赴琼中,开展五色探寻和美育帮扶之旅。

“做好大学生美育工作,就需要把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浸润课堂作为常设,把艺术实践作为手段,将精品创作作为方法,把师资建设作为保障,将美育发展形成体系。”周琳琳说。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省各高校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力和人文素养,全力开创我省高校美育教育新局面,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厚植文化根基,面向全国讲好海南故事。

海南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展出全省16所高校的354件作品、70余项高校美育优秀案例

涵盖艺术表演类(含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学生艺术实践工坊、艺术作品类和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等4大类

囊括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戏曲)、朗诵、绘画、书法和篆刻、摄影、设计、微电影等内容

(张琬茜 辑)

原标题:海南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开幕 校园邂逅美的盛宴

责任编辑:杨子薇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