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月6日消息(记者 符彩云)“海南也有本土香米,但是品牌效应不强,目前我们收集了来自全球40余个国家的香稻资源,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打造海南本土的香稻品牌,推广到全国,让广大人民群众吃到更健康、更优质的稻米,尝到不一样的香。”1月6日,海南大学副教授李彦在接受新海南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天,李彦在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分论坛——青年科学家论坛上作报告分享道,“当前植物研究有三大热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粮食作物为我们提供了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多种植物代谢成分。面对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植物也产生了黄酮类、萜类等自身物质,并且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一些生物活性成分也大多是植物自身代谢成分,植物代谢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
李彦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香稻资源鉴定、品种培育。她提到,“挥发性代谢物形成的香味会影响人类的饮食偏好,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香味是稻米重要的品质特性和增值指标,香稻的价格高,品质也更好一些。”研究表明,2-AP被认为是香稻的呈香物质,如何挖掘香稻新香味物质和基因十分重要,这也成了她和团队的奋斗目标。
李彦介绍,“现在市面售卖上的香米一般都是爆米花味、茉莉花味,这些香味物质都是2-AP。目前我们建立了广泛靶向挥发组技术,一次可以检测到数百种挥发性代谢物,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之后再去检测材料进行关联,就能够找到除2-AP之外更多的香味物质。”
李彦和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手段创制了新的香稻品种,目前已经完成了实验阶段,今年计划在三亚崖州南繁基地试种,进行多年多点验证。“2023年我们在武汉种植了一批,效果不错,希望我们在海南也能有新的收获。”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