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奏 | 海南省政协委员阮云泽:在“有梦的小院”振兴乡村

  代表委员的手机相册

  海南日报记者 张琬茜

  身后是广阔的稻田,脚下是肥沃的土地,4个年轻人身上挂满泥点,裤腿被水浸湿……

  近日,在琼海市万泉镇官台村,省政协委员、海南大学教授阮云泽向海南日报记者展示手机中的一张照片。画面中的景象让人疑惑:“他们是谁?这是在做什么?”

1月3日,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学生在科技小院基地合影。受访者供图

  “是大学生在体验农耕生活吗?”“猜对一半!这不是简单的体验,而是我们团队研究生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这些研一学生都是‘00后’,他们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到相应科技小院基地,扎根乡土进行农业科技研究。”阮云泽解释。

  作为一名农业教育科技工作者,把耕地教育与科技小院结合一直是阮云泽长期以来主要推进的工作。

  一年来,科技小院在我省从15家增加至53家,均围绕海南重点农业产业进行布局;覆盖面也从种植业扩大到养殖业等更多门类。

  人才来了,平台搭了,技术有了,如何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阮云泽看来,科技小院给出了最优解——一方面,通过驻扎科技小院的研究生进行技术推广、科普培训、企业服务等方式,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为当地打造“带不走”的乡村振兴人才;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科技小院,让研究生把现有技术与企业的生产现状结合,创新更适用于企业生产需求的技术,使技术更容易被接受,从而打通科技成果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近日,一则喜讯传来:东方市一家科技型企业参与的2023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正式获批立项,该公司将与海南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共建“东方市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科技小院”,推动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升级与发展。

  如今,科技小院还在持续吸引高校学子进驻。阮云泽也憧憬着,借助科技小院这一模式,不断推动海南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的有效结合,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

  在“00后”学生的一番劳作后,田地被一株株青葱的稻苗填满。“咔嚓!”阮云泽继续用手机记录着科技小院的点滴变化。

  (海南日报嘉积1月16日电)

原标题:省政协委员阮云泽:在“有梦的小院”振兴乡村

责任编辑:吉训侦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