捎话上两会丨呼吸道疾病高发,儿科医疗如何保障?海南省政协委员刘泽林走现场提建议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月20日消息(记者 王洪旭 实习生吴烁)近期,甲流、乙流、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高发,海南多家医院儿科患者激增,不少家长为孩子看病发愁,那么儿科医疗如何保障呢?在2024海南省两会即将召开之际,1月19日下午,“问政海南帮帮团”邀请了海南省政协委员刘泽林一起走进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调研,聚焦群众关切,听心声、析原因、提对策。

“问政海南帮帮团”记者与海南省政协委员刘泽林(左)来到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走访。记者 姚皓 摄

  调研: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儿科医护工作量大压力大

   “近期,小孩感冒生病的特别多,大家都非常关注,我就想来了解一下情况。”1月19日下午2点多,刘泽林到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急诊科门诊了解患儿就医情况。

  “目前以肺炎支原体、甲流、乙流的患儿居多。”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朱道谋说,因为支原体起病比较急进展比较快,以大面积的肺部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另外入冬又到了甲流流行的季节,急诊和发热门诊的病人很多,一名医生一天要看诊100名左右的患儿。

  1月19日上午,在病房查完房后,朱道谋到急诊科坐诊,中午不休息,看诊了60名患儿。当天下午两点半,诊室外还有30名患儿在等待就诊。

  “你一天要看诊患儿100名左右,加班的时间多不多?觉得辛不辛苦?”刘泽林追问。

  基本上每天都加班确实很辛苦,但这是我们(儿科医生)的职责朱道谋说,从2023年9月以来,儿科患者一直都很多,很多医生因为工作量大都生病了,病一好就马上上班。当天,朱道谋的声音有些沙哑,经询问,原来他生病刚好,就回来上班了。

  “目前,这些呼吸道疾病有没有缓和的迹象?”刘泽林问。

走访期间,海南省政协委员刘泽林向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朱道谋了解有关情况。记者 姚皓 摄

   朱道谋表示,冬天呼吸道疾病高发,儿童抵抗力比较差,再加上学校人群聚集,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希望放寒假之后在家远离传染源,患病人数能减下来。目前,呼吸道疾病患儿主要是学龄前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学生,而且年龄越大上的病变越重。而孩子上高中抵抗力增强了,就好多了。 当前,门诊输液室的工作量比平时增加5倍,现在每天基本要输液400-500名患者。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门急诊护士长关丽表示,为保障儿科医疗需求,对人力资源进行调配,大家都处于高强度的工作中,压力也比较大。

  心声:希望社会给儿科医护更多理解和包容

  “对于当前儿科医疗现状,你有什么期望和想法吗?”刘泽林询问。

  “平时看诊过程中,有些家长可能不理解,给小孩看病与给大人看病不一样,因为小孩不会表达,排队时间一长有的家长就急躁甚至发生不愉快,我们又要安抚家长情绪,又要给孩子治疗朱道谋说,从长远来,医生跟病人是同一条战线希望家长、社会等给予儿科医护人员更多理解和包容。

  关丽护士长表示,目前收到家长一些投诉,是因为看病时等待的时间久了一点,其实儿科医护人员都在尽全力看病,但患者实在太多了,希望家长带孩子看病时多一点耐心,给医护人员更多支持、理解和包容。

  此外,朱道谋表示,希望培养更多儿科医生,尽量给儿科医生提高待遇多举措解决儿科医生紧缺的问题。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门急诊护士长关丽(右)带着刘泽林参观儿童门诊治疗室。记者 姚皓 摄

  省政协委员建议:多形式培养儿科医生 加强政策倾斜防止儿科医护流失

  “通过调研走访,发现儿科医疗仍面临一个困境:儿科门诊量很大,医生护士满负荷运转但相对同行来说待遇却不高。”海南省政协委员刘泽林表示,海南省儿科医生还处于短缺状态,需要从体制机制入手,培养更多儿科人才。

  刘泽林调研发现,为了保障儿科医疗需求,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采取了很多好的应对措施。比如,该中心增加出诊医生人次、增设病区、增加床位,组织急诊科、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科专家,讨论制定院内诊疗常规并组织培训等,不断增强儿科的接诊能力,规范诊疗行为,科学应对患儿就诊高峰。

  此外,该中心还优化医疗服务水平,开设了儿科夜间门诊,增加午间、周末专家门诊出诊量,统筹管理全院病床,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刘泽林认为,这些好的举措,可以在省内其他医院推广,以方便患者就医。

  对于儿科医疗如何保障,刘泽林建议,一是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儿科医生,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在全省培养更多儿科医生,同时鼓励其他专科医生进行转岗培训,增加儿科执业范围;二是加强儿科医生政策倾斜和政策性补贴措施,增强医学生从事儿科医生的吸引力,提高儿科医护待遇,防止儿科医护人才流失。

  最后,刘泽林呼吁,儿科医护人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长期承担高负荷的工作,但常常不被理解工作压力很大,希望社会公众患儿家长给儿科医护人员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王平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