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月23日消息(记者 张野)“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海南旅游、工作和学习,国际语言环境是打造营商环境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月23日,省政协委员邓颖颖在接受采访时建议,海南应以优化国际语言环境这一“小切口”夯实海南营商环境国际化建设。
省政协委员邓颖颖接受记者采访。记者 陈卫东 摄
“有研究表明,国家官方语言越接近,国家之间的移民率越高,‘语言相似度’越高、‘移民存量’越多的城市,对外国人、外企的吸引力越大。”邓颖颖举例,2019年,深圳印发《关于推进国际化街区建设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的工作方案》,其中就提出了创建高品质的宜居宜业环境,推进城市生活环境国际化,加强国际语言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也使得深圳在“语言相似性”和“移民存量”等文化因素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效。
邓颖颖建议,借鉴深圳经验,发布《海南省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参照世行B-Ready评价评估体系,打造“宜商环境”,以推进海口和三亚国际化街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外语服务环境。遴选出外籍人士居住集中的街区,建设国际化街区。
推进涉外服务线上平台建设,通过搭建在线英文网站、打造统一英文服务平台以及移动端统一入口,提供多种外国人信息获取渠道,为外籍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内容信息和活动支持服务。同时,进一步提升窗口人员、执法人员、警务人员、医疗人员等城市涉外部门工作人员外语水平,提升涉外事件处置能力。
此外,邓颖颖表示,海南和东南亚文化交往历史悠久,交流密切,海南应做好语言外延大文章,加大力度培养东南亚国家非通用语种应用型人才,增强海南与东南亚国家民众之间相互了解、理解与交往,助推商贸和政治往来,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