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月23日消息(记者 张野)当前,海南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省政协委员李加奎建议,有必要推进“千万工程”投融资政策创新,打好资金争取“组合拳”,弹好筹资融资 “协奏曲”,将乡村振兴的“短板”锻造成共同富裕的“亮点”。
省政协委员李加奎接受记者采访。记者 陈卫东摄
李加奎表示,“千万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多、需要谋划实施的项目多,资金需求量大。但同时,海南自贸港建设任务繁重、财政支出压力较大,且一些地方、单位在项目策划、资金争取、筹资融资方面仍然存在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创新不够甚至“等靠要”等问题。
补齐资金短板,李加奎认为,首先要对标国家投向,积极向上争资;其次是利用政策工具,加强社会融资。此外,海南还可利用长期以来机场、港口、供水、污水、水力发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累积的大量资产通过发行基础设施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将获得的等价现金资产,部分用作“千万工程”项目建设。
省级财政应按照一定比例,列支专项经费,加大对市县“千万工程”项目的倾斜支持。“省财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应将市县‘千万工程’作为重要的投资专项,每年保证一定额度的资金给予支持;并安排专项前期工作经费,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市县‘千万工程’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给予引导和支持。”他说。
围绕上述工作,李加奎还提出了“全省一盘棋整体性推进投融资政策创新”“建立全省及各市县'千万工程'项目储备库”“将相关工作纳入市县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等建议。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