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月24日消息(记者 韩星)“要发展绿色、可持续的渔业和水产养殖模式,加大对渔业和水产养殖领域的科技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提升水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提升消费者信心,推动渔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拓展渔民收入来源。”1月24日下午,海南省政协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马振华,走上海南省政协八届二次会议委员通道(第二场),以一名耕海牧渔十余年的科技工作者身份,聚焦海洋领域创新发展,分享了对海南加快建设“蓝色粮仓”、加快迈进海洋强省的建议和期待。
海南省政协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马振华。记者 李昊 摄
马振华介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是我国热带海域中唯一常驻的国家级海洋渔业科研机构。未来该研究所将依托海南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自贸港政策优势,紧扣海南渔业“三个走”方向,即坚持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围绕水产种业、健康养殖、设施装备、加工保鲜、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系统性科技创新和产业支撑。
在水产种业方面,聚焦南海生物种质资源,持续开展南海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构建与种质资源精准评价;针对南海主导养殖种类开展定向选育,培育高效多抗优质的斑节对虾、卵形鲳鲹等新品种并开展推广示范;推进黄鳍金枪鱼、四指马鲅、珍珠贝等区域特色养殖品种良种培育,加强海龟、珊瑚、波纹唇鱼等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性繁育技术研究。
在养殖技术装备方面,聚焦水产养殖主导模式的基础应用研究、品种筛选、关键设施和技术瓶颈开展针对性攻关,打造陆基和深蓝渔业的区域特色养殖样板。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致病机制研究和防控技术研发,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水产品加工方面,以海南大宗水产品为原料,开发水产类营养预制菜加工关键技术、冷链配送技术等,实现“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全程保鲜。
在海洋牧场方面,基于“绿色生态、碳汇高效”的理念开展系统研究,为海洋牧场空间布局和生态安全发展提供保障,加快建设“蓝色粮仓”,助力碳中和碳达峰,促进乡村振兴。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