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月25日消息(记者 任桐)1月25日,在海南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第一场)上,海南省人大代表,中共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郑达峰表示,2024年,琼中将围绕“守好绿水青山这个‘最大本钱’,擦亮黎苗文化这个‘最大特色’”,努力在中部山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中“蹚路子、作示范”,为加快建设海南自贸港做出琼中贡献。
海南省人大代表,中共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郑达峰。记者 刘洋 摄
郑达峰说,过去一年,琼中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琼中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全省2023年唯一获得这项荣誉的市县;在群众增收方面,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增速位居全省第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增速位居全省第2;在文体旅游方面。琼中过夜游客增长51%;旅游收入增长53%。琼中女足以不败战绩“女甲”夺冠,成功“冲超”,创海南历史。
会上,郑达峰分享了琼中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他介绍:“琼中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创建示范区的37项任务分解到县级领导和职能部门,高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出台32项生态文明相关制度,全面落实‘六个严禁、两个推进’,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
此外,琼中还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吸纳、鼓励和引导群众参与生态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雨林绿橙”“雨林大叶茶”等特色生态农产品,打造“琼中好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14116元上升至2023年18604元,连续四年收入增速都位居全省前列,让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郑达峰表示:“下一步,琼中将立足琼中区位、生态等优势,加大对优质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推动湾岭低碳园区、低碳社区等项目建设,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琼中样板’。”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