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年经济 | 年货“新三样”走俏,消费市场绿意浓

消费者不再拘泥于单纯地“享受”便利,而是有意识地使用、购买绿色环保的家电、家居用品,齐心协力向着建设绿水青山迈进。

满当当的新春“购物车”,热扑扑的年味“烟火气”。

龙年春节,从线下到线上,从城市到乡村,火热的消费场面透着浓浓的年味。许多年轻人不仅从年头买到年尾,还将“买买买”的热潮延续到节后。

2月19日是大年初十,不少商家已经开门营业,商场里、街道上的顾客络绎不绝。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在海口市苏宁易购吾悦广场店看到,不少顾客在咨询家电产品。记者发现,消费者购买家电都会提到一些关键词:绿色、节能、环保、健康。

“外形简约时尚,还节能。”在美的电器卖场中,刘洋相中了一款柜式空调。这台3匹的变频空调是1级能耗,但能效比高达4.55,远超1级能效标准的3.6能效比,非常节能环保。“听店员介绍,这款空调每小时用电不到0.5度,每天开10个小时也就才5度电而已,很划算。”刘洋说。

该店员告诉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空调是非常耗能的家电,过去由于技术原因,很多空调都是定频的,能耗高、不环保,现在大部分品牌的家电都是变频的。店里节能环保的产品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年前给父母换了新房,现在正挑选一些家电家具,主要是洗地机、洗碗机等操作比较简便的电器。”在电器卖场准备置办家电年货的张女士说。

该店的另一位工作人员则对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表示,今年春节期间,家居“新三样”也较受消费者欢迎。“洗地机、洗碗机等产品一直以来较受消费者欢迎,春节前后来购买清洁产品的消费者明显增多。”

此外,该工作人员还表示,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等自清洁产品不仅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也获得越来越多老年人的认可。这也符合当下中国家庭中的健康需求之一。

通过连续几天走访,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明显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将环保、健康等因素纳入消费决策。苏宁易购2023年数据显示,消费者偏爱选购带有“一级能效”标签的家电。同时在各地绿色家电消费节能补贴政策的带动下,一级能效产品成为用户消费首选。

绿色、节能、环保,当然离不开新能源汽车。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在海口宜欣广场一层看到,极氪、小鹏、零跑、欧拉等新势力新能源汽车的门店林立,也不乏广汽丰田等传统车企门店。

在极氪门店里,“00后”冯林看中了一款新能源车007,他早已对这款车的配置烂熟于心。“新能源车节能环保,使用成本低,很适合上下班开。并且配置丰富,比传统油车有更好的体验感。”冯林告诉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他早就盯上了这款车,今天来门店预约试驾。

该门店负责人向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表示,现在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在造车新势力的持续市场教育下,消费者逐渐接受了辅助驾驶、OTA、大沙发、大冰箱等配置,汽车智能化深入人心。

乘联会近日发布汽车市场月度数据,2024年1月新能源汽车零售66.8万辆,同比增长101.8%。渗透率方面,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2.8%,较去年同期25.6%的渗透率提升了7.2个百分点。

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注意到,今年春节期间,各大车企抓住时机,都推出相对应的优惠政策,吸引消费者看车、购车。值得一提的是,线下给出优惠的同时,车企在线上更卖力宣传“引流”。各直播间对多款车型进行详细解说的同时,一些高管也现身直播间与消费者互动。

记者手记:

窥一斑而见全豹。

在“别样年经济”系列采访过程中,记者能明显感觉到,越来越多的人在绿色环保方面更加重视,这样的理念和行为已经在消费领域铺开。

消费者不再拘泥于单纯地“享受”便利,而是有意识地使用、购买绿色环保的家电、家居用品,齐心协力向着建设绿水青山迈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明显感觉到,不少的奶茶店已经不提供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纸质吸管,餐厅中的一次性筷子也被公筷所取代。

环保观念已深入人心,低碳生活渐成新风尚。

原标题:年货“新三样”走俏,消费市场绿意浓 | 别样年经济

责任编辑:马玉琴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民调

舆论风向标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