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林桓:政策给力、人才聚力,事业发展有活力

基层代表说变化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林桓:政策给力、人才聚力,事业发展有活力

■ 海南日报记者 邱江华

长期耕耘在科技创新一线,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林桓日前表达了对海南科创环境变化最直观的感受:“政策给力、人才聚力,事业发展有活力!”

“对于科研人员,特别是从事基础研究的来说,要想心无旁骛做研究,关键是要有稳定的环境和支持。这几年,海南科技创新的氛围愈发浓厚,一系列利好政策相继出台,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和信心。”林桓说。

林桓是土生土长的文昌人,2005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后留校读研,后又到日本东京大学深造,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后,他选择在当地一家企业开展化学领域分析研究。

虽然身在国外,但林桓一直心系家乡。2018年11月,海南省“聚四方之才”招聘会在北京举行。林桓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买机票赶到北京,并在招聘会现场与海南大学达成了意向签约。

2019年以来,林桓一直在海南大学做基础科研。作为我省的领军人才,他带领团队申请到多项省部级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础研究往往很难快速转化为人们生产生活的现实所需,也很难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却是一切创新的起点。“从事基础研究就如在漫长的道路上孤独求索。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科研人员难以坚持下去。”林桓坦言,比如在现有体系下,很多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要花大量精力申请经费、填写报表;而为了应付考核,出“短、平、快、低”水平成果已成常态。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海南出台《关于持续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从支持青年人才领衔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建立青年科研人员稳定支持机制等方面进行部署,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减负是为了增效,我为这一政策点赞!”林桓注意到,通过持续推进改革激发活力,海南创新生态不断向好,越来越多科技人才“向海而来”,激发海南科技创新一池春水。

谈及“新质生产力”这个时下热词,林桓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他希望,海南能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并做好服务保障,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科研人才扎根海南。

林桓表示,未来他将继续脚踏实地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努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争取在不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同时,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培育更多高素质人才。同时将自己的科研工作融入国家科技发展浪潮,用实际行动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海南日报海口3月4日讯)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林桓:政策给力、人才聚力,事业发展有活力

责任编辑:方诗颖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