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热词·海南实践 | 智慧育种 为种业创新注入新动力

  编者按: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海南充分发挥气候温度、海洋深度、地理纬度和绿色生态“三度一色”优势,聚焦种业、深海、航天、绿色低碳、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新领域、新赛道,逐渐形成一批具有自贸港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从一粒种子,到无垠海洋,再到浩瀚宇宙,海南壮大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赋能“陆海空”三大未来产业,实现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今天,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带您一起走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海南实践。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 记者 利声富

  阳春三月,又到南繁收获季。位于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80多亩试验田里,工人们正忙着采收4万多份大豆材料。有别于往年,今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采收大豆材料样本后,不再拿回北京鉴定,而是直接拿到位于三亚的实验室进行基因鉴定。

    南繁基地里监测育种材料的新设备。记者 利声富 摄

  从以往的北京三亚往返育种、鉴定到现在的就地育种、鉴定,表面上看,是育种比以前更方便了,实质上是新技术——智慧育种带来的变化。

  “有了智慧育种,我们科研人员现在育种方便多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大豆基因资源挖掘与利用课题组博士高华伟介绍,随着南繁硅谷的建设,如今,育种科研人员的试验田里,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有育种材料,而是增加了各种高科技设备。同时,科研人员可将田间已有的材料,在实验室里进行耐盐碱、抗病虫以及品质产量性状鉴定。

  对于育种科研人员来说,观察作物生长状况、鉴定表型、试验数据收集是育种的基地。此前,育种科研人员要每天蹲守地田里,仔细观察、记录育种材料的生长特征,采收后还要逐项测量等。但随着智慧育种的使用,育种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就可以操作。

  “这个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就是智慧育种的重要工具。”中国农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其搭载的激光雷达、高光谱相机、深度相机、各种传感器等10多种监测设备,从种植至收获可全天候监测,实时获得育种材料生长过程的各种数据。播种前,可用激光雷达、深度相机等为育种材料进行“全身体检”;种植中,各种传感器将采集数据实时回传,科研人员直接在电脑上处理、分析数据。

  为科学管理和使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用地,三亚对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进行分类管理。

  受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委托,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承担了南繁基地分类管理分时使用智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分为南繁基地分时分类管理系统、南繁基地智能化装备和南繁基地田间作物表型鉴定共三个部分。

  “为解决育种材料大规模田间试验环境精准监测,我们定制开发了物联网感知与智慧管理系统。”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高科研人员获取数据效率,他们还研制了田间巡检机器人以及与之配套的作物田间表型智能分析系统,用于解决大规模育种材料田间试验表型分析、验证与鉴定问题。

  “南繁基地分类管理分时使用智慧示范基地建设以农业遥感、AI、物联网、智能装备等技术为依托,开展南繁基地分时分类试点建设、南繁基地智能化装备建设、南繁基地田间作物表型鉴定功能区建设,从而实现南繁基地精准监测、智能决策和智慧管理,引领南繁基地发展的新技术、新水平和新方向。”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日前,《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2023—2030年)》在海南三亚发布,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家级种业创新基地,到2030年全面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未来,海南的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将持续为种业“中国芯”注入更多海南力量,这其中,智慧育种将为种业创新注入新动力。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是南繁硅谷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各种育种新技术加速运用,也助力南繁硅谷建设。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周玉敏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