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碳”路 | 实现近零碳 绿染东屿岛

  俯瞰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场馆屋顶铺满了光伏板。总面积190.15公顷的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目前已完成所有改造建设任务,实现近零碳排放,改造后建筑运行能耗整体下降比例近50%,岛内交通工具能耗下降比例达80%。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新闻中心北侧的光伏地砖。该产品集成了防滑钢化加厚的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和控制器,不仅发电能力稳定,还能抵抗3吨/平方米荷载的压力。

  俯瞰博鳌东屿岛,草木葱茏,绿意扑面而来。绿色,是这里的本色。

  走进博鳌东屿岛,则会发现,绿,不仅仅是一种颜色。铺满屋顶的光伏板、行驶在路上的新能源汽车、矗立在海边码头的花朵风机,还有会场和酒店水冷空调吹出的凉风……在这里,绿意无处不在,彰显着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建设成色。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内的花朵风机。这一风机启动风速仅为1.2米/秒,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启动风速最低的风机,可以实现微风状态下启动发电,是城市建成区微风发电的典型示范。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新闻中心外墙安装的光伏百叶。这些光伏百叶设置了自控系统,可以随着太阳的角度变化自动调整光伏百叶的倾角,最大程度利用太阳能。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椰林聚落驿站。该驿站应用高性能、环保的竹钢等自然材料作为骨架,建筑形态可以促进空气流通与降温,顶部覆盖1518块光伏板,收集转化太阳能供给园林照明,降低使用能耗与碳排放。

  博鳌东屿岛,工人在建筑物顶部安装光伏板。

  近零碳示范区建设刷新了“博鳌绿”,为全球热带地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实现路径。绿色,还是这里不断厚植的发展底色。

  借助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这一平台,绿色,正在这里汇聚,也正从这里发散。

  在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与会人员展示体验回收废弃物设备“碳魔方”后获得的“碳足迹”小票。年会期间,嘉宾将回收废弃物,如塑料水瓶、易拉罐等放在“碳魔方”可识别区域内,“碳魔方”会通过材料识别传感技术进行识别,给予嘉宾碳币。嘉宾可累积碳币兑换零碳礼品。

  图/记者 袁琛

  文/记者 陈奕霖

海南日报2024年3月28日T04\05版版面

原标题:实现近零碳 绿染东屿岛

责任编辑:陈倩柔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