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涛声 | 以精细服务促精准就业

  ■ 韩慧

  就业连着万家灯火,是广大群众牵肠挂肚的头等大事。为把就业机会送到有需要的求职者手里,临高设立覆盖全县的村级就业便民服务点共180个,三亚崖州区在港门综合农贸市场举行2024年民营企业服务月暨就业援助招聘会……这些将就业服务触角向居民“家门口”延伸的做法,是站在求职者角度优化服务的暖心之举,值得点赞。

  无论是乡村还是社区,都是基层一线,有着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而同时,基层群众获取信息渠道狭窄,难以及时掌握有效的就业信息。设立村级就业便民服务点、在农贸市场举办招聘会等,有助于近距离与居民对接,打通群众就业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讲,这样的服务方式,具有地缘上的亲近性,能够更准确掌握居民实际情况和求职意向,并结合当地社情民意,直接对接就业链条的供需两端,从而提高求职者与岗位的匹配度,使双方的劳动关系更稳固,有力促进充分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并提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145万人”的年度目标。延伸就业服务触角,是优化就业服务的有力举措。2023年以来,临高180个村级就业便民服务点促成灵活就业人员就业1267人次,为建档重点就业群体推荐就业服务759次,给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带来了更多可能。与此同时,我省建成运行就业驿站238家,为供需双方搭建桥梁;上线“海南好就业”小程序,打破时空限制,为近10万名求职者提供精准服务……诸如此类扎根基层、通达一线的就业服务模式,均致力于将服务关口前移,更大程度解决企业招工和求职者之间的“信息差”,畅通就业微循环,助力充分就业。

  促进更充分就业,增加就业机会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就业机会是促进就业的“源头活水”,要扩大基层就业服务站的社会知晓度,与企业、个体用人单位加强沟通,及时摸排,深入挖掘就业机会,包括季节性的用工需求等,及时掌握最新信息,统筹调配周边地区劳动力资源,把更多就业机会送到居民“家门口”。

  信息贵在精准,特别是招工和求职类信息变化大,如果出现错漏,或者没有及时更新导致滞后,只会让求职者扑空,同时加重招工成本,造成好心办坏事。因此,在搭建就业链条供需双方桥梁的基础上,还要做好细致服务,对供需双方进行“精准画像”,充分掌握求职者的实际条件、求职意向及招聘单位的岗位需求、薪酬待遇等情况,做好信息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借助云技术,加大资源调配力度,提高岗位匹配度,降低无效招聘,促进供需双方良好有序发展。

  一份工作,背后或许维系着一个家庭的生计。以更暖心的就业服务,精准对接就业链条供需双方需求,做到既“好就业”又“就好业”,定能进一步夯实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端好就业“饭碗”,托起“稳稳幸福”。

原标题:以精细服务促精准就业

责任编辑:周玉敏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建言海南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