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微短剧+文旅”高质量发展

  ■ 陈雪怡

  近期,青春文旅主题微短剧《去有海的地方》热播,“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这股文旅新风尚也“助燃”了海南暑期旅游市场,吸引不少游客来琼打卡该剧取景地。由此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关于海南如何破译“微短剧+文旅”流量密码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微短剧,顾名思义,剧集时长短、故事节奏快,可以概括为“1分钟吸睛入戏,2分钟跌宕反转,3分钟演尽爱恨情仇”。作为一种新兴的非常活跃的文艺形式,微短剧具有时长短、投资小、创作快、题材和体裁灵活多样等特点,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与文旅深度融合,助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微短剧“短、平、快、爽”,满足了人们在碎片化时间获取信息、消遣娱乐的精神需求,这一点不难理解。但微短剧“与文旅深度融合,助力经济发展”又何以见得?今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鼓励“微短剧+文旅”融合促进消费,一大批优秀作品应运而生。比如,《我的归途有风》讲述乐山的非遗美食文化和地域文化,播放量达1.9亿,带动了乐山文旅消费的繁荣发展;《飞扬的青春》拍摄地进仕镇的原型曹村镇将剧中的滑翔伞体验、“进士宴”、田园“剧本杀”等项目延伸至剧外,春节期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30%。可以得出,微短剧与文旅深度融合,助力经济发展,不仅有独特优势,而且有巨大潜力。

  微短剧《去有海的地方》的热播,游客打卡取景地体验海南美景美食的热情,让不少人感受到“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的火热。但其实,在海口骑楼老街寻找《燃野少年的天空》,去保亭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Hold住爱》,然后从尖峰岭《冲出亚马逊》……“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成为文旅新风尚之前,“跟着电影打卡海南”亦是深受游客喜爱的文旅新玩法。海南素有“天然摄影棚”之称,旖旎风光、优惠政策等地方“硬实力”,加上“管家式”服务等营商“软环境”,让海南发展影视产业“自带”多重优势,发展微短剧产业同样手握“好牌”。

  那么,“好牌”怎么打?要想“1+1>2”,首先要把“1”做好,在行业火爆发展背后,也存在部分微短剧内容粗制滥造等问题。微短剧成本可以“实惠”,但是成品不能“打折”,应做到“短而精”“小而美”。比如,《去有海的地方》,将黎寨、非遗、海岸线、美食等尽显无遗,带领观众感受地方民俗与传统文化。“微短剧+文旅”也不是简单的相加,应讲求更好的融合。比如,三亚市图书馆出品的微短剧《LOOK!苏东坡》将于今年10月完成拍摄,采用实景拍摄的方式,除了在天涯海角游览区、西岛海洋文化旅游区、鹿回头风景区等“老地方”取景外,还将在崖城学宫、盛德堂、迎旺塔等“新鲜地”取景,并融入崖州民歌、海南传统美食等元素,进一步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展现三亚文旅的更多“打开方式”。

  将镜头对准海南自然风光、美丽乡村、文化街区等取景,从传统戏剧、传统技艺、民俗中取材,丰富换装“飙戏”、戏剧社交、体验互动等产品,如此一来,“微短剧+文旅”定能助海南“剧火旅热”。

原标题:推动“微短剧+文旅”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周玉敏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建言海南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