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聚点成链,培育三亚崖州文旅新增长极

  在千年古村品茗论道、对诗词感受古城慢生活;在生态农业园,体验采摘乐趣;在活力海滩,体验沙滩瑜伽,探索海岸线生活美学……山川形胜、人文荟萃,行走在三亚崖州区,这里古风悠悠与现代新潮交织,历史厚重与创新活力并存,有太多的风景值得驻足品味。

崖州古城墙

  近年来,三亚崖州区以“风华崖州”为全新文旅品牌IP,通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多元拓展旅游产品体系,将颇具代表性的自然人文点位,巧妙地串联起来,打造出了新的消费场景和文旅增长新空间。在丰富游客文旅选择的同时,也“浓缩”出崖州文化的不同侧面,推动文旅产业全面升级,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风华崖州”文旅推广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以“特”为首,挖掘文化底蕴

  厚重的城墙、斑驳的古塔、精美的雕刻、古老的民宅……走进三亚崖州区,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来到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世界,这里处处都在诉说着岁月的积淀,描摹着崖州的文化灵魂。

崖州保平村

  这些古建筑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是探寻海南历史脉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更为三亚崖州区统筹规划特色区域游、精品线路游提供了有力支撑。眼下,崖州区正在通过深挖历史文化资源、修复和保护古建筑,打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旅游景点,让游客在游览中就能深切感受崖州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

“向往的崖州”美好生活节-古城慢生活

  串景成链,“融”是关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眼下随着年轻人出行习惯和游玩方式的不断改变,旅游市场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而资源互促、互鉴、互融,就是三亚崖州文旅发展探讨的重点之一,也是旅游业态更新的方向所在。

  为了进一步提升旅游吸引力,崖州区通过文化赋能,深入挖掘历史、科技、乡村、红色、海洋、非遗等优势资源,跨界强强联手、提质增效,打出了“旅游+”的“组合拳”。如,推出了亲子研学、红色旅游、乡村观光、滨海人文风情等多条“全域旅游 多元崖州”主题旅游线路。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邂逅自然之美,探寻崖州民歌、打柴舞等非遗技艺的魅力,感受南繁种业、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向往的崖州”美好生活节-沙滩瑜伽

  而这一条条精品旅游线路也如同绸带一般,不断将原本独立的文旅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廊,让自然之趣、非遗之美、科技魅力等多元元素融入其中,推动不同产业链开放协作、相融共生。这种文旅融合的创新模式,不仅回应了游客的期待,也十分契合旅游市场的变化,推进了资源共享、客源互通、政策互惠,进一步打开了崖州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让游览的体验得以深化。

  做好“+法”,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从“赏古城新韵 享幸福时光”中秋国风游园会到“不忘初心跟党走 红色精神永流传”徒步活动,再到“向往的崖州”美好生活节……近年来,三亚崖州区一大批文旅融合项目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弘扬中华文化、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赏古城新韵 享幸福时光”中秋国风游园会活动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探索“旅游+”的过程中,崖州区还特别注重红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崖城革命烈士纪念碑、梅山老区烈士陵园等红色丰碑,不仅是崖州区的宝贵财富,也是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崖州区通过举办红色徒步活动、红色故事现场解说等活动,让游客在游览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精神,为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观梅山老区烈士陵园

“不忘初心跟党走 红色精神永流传”徒步活动

  除此之外,在文化演艺方面,三亚崖州区也精心准备了多场演出活动,为市民游客奉上旅文体盛宴。如,12月举办的三亚崖州湾·芒禾音乐节就是其中之一,跨越山河,汇聚热爱,音乐、文化与自然完美融合,不仅为游客带来了不一样的视听盛宴,也为冬游市场添了一把火。

  现如今,在“风华崖州”文旅品牌的引领下,崖州区的文旅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据统计,仅在今年8月份,崖州区总体接待游客就达到了62.07万人次。这一组组数据,不仅展示了崖州的文化魅力与旅游资源,也反映出了在“旅游+”的助推之下,三亚崖州的文化和旅游品牌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答好融合的时代命题,激发澎湃活力

  古韵新风,展崖州古城魅力。面向未来,我们该如何抓住新机遇,把特有的旅游资源做成全新的旅游文章,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崖州特色的文旅发展之路呢?近日,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王祺扬就对三亚的旅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做好“文化+科技”“文化+旅游”融合文章,向世界讲好三亚故事、传播好三亚声音。

  “流量”是有限的,创意是无限的。结合三亚崖州区此前的经验,可发现文旅融合中已蕴含了不少启示与趋向: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深挖内涵、以科技赋能,在巩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的同时,开展差异化发展和错位化竞争,不断实现文旅融合的深度拓展,才能厚植旅游高质量发展沃土,激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潜在动能。如,可从“文化+”的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主题性、体验性、知识性、场景化、情感化、娱乐化的旅游业态布局和新产品研发,使得三亚崖州区的旅游业发展实现时空可“穿越”、历史可再现。再如,可持续开发多个自有IP,打造三亚崖州区文创品牌,加强品牌形象塑造、沉浸式演艺引入等等。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答好融合的时代命题,就在当下。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之下,三亚崖州区将在融合发展的新赛道上,不断施展文旅的乘数效应,跑出时代“加速度”,让文旅繁花璀璨绽放,把三亚的故事讲给每一个人听。

  作者:杨杨

本文为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原创评论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和来源。
南海网评论投稿邮箱:sp0898@163.com 欢迎广大评论员积极投稿。
责任编辑:庞小晴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独家评论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