捎话上两会 | 如何完善渔港码头基础设施建设?政协委员建议:高位统筹规划综合性渔港建设

  南海网记者 易帆

  此前,澄迈玉包港有渔民向“问政海南帮帮团”记者反映,超强台风“摩羯”过后,玉包渔港受损未能及时得到修复。“问政海南”栏目给予报道关注后,当地通过渔民自筹维修资金加政府拨款的方式筹集了一笔维修资金,虽然对渔港防风堤进行了简单修复,但渔港抗风能力弱等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渔民盼加快提升建设渔港码头。

  除了玉包港外,海南多个传统渔港都存在基础设施不全、抗风能力弱等问题,这既不安全也不便于渔民生产生活。

  渔港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完善渔港码头的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海南渔业产业快速发展?在2025年海南省两会上,政协委员们为渔港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

  澄迈玉包渔港此前受损的防风堤已用石头重新堆垒,渔民盼提升改造。记者 易帆 摄

  盼望

  渔业基础设施定期维护

  2025年海南省两会召开前夕,“问政海南帮帮团”记者再次到玉包港走访,看到渔港内一派繁忙景象,渔民们正有序进行生产作业。远眺海面,此前受损的防风堤已用石头重新堆垒起来。

  “渔港前几天刚修复完成,尽管渔民现在可以进行生产,但渔港仍抵抗不了10级以上的风,到了台风季大家还是提心吊胆的。”在港口,渔民符文昌说,此次抢修是通过渔民自筹维修资金加政府拨款的方式,筹集约10万元资金来实施的,属于应急措施,难以彻底解决渔港抗风能力弱、港内吃水线不够等问题。

  据悉,目前玉包村委会约180艘渔船停靠在港。此前玉包港分别于1990年、1998年、2005年、2007年修建、扩建渔港池。扩建后的防风堤长九百多米,底宽二十多米,水深六米,港池能停泊木机渔船五百多艘,池坝坚固,能顶住12级以上的强台风袭击,渔船回港避风能确保安全。

  然而,经过了20年风雨的洗礼,玉包港已年久失修。近年来,因玉包港抗风能力不足,每当海上大风时,渔民只能将船停靠在附近小港湾或者临高马袅港,而有些渔民在港口找不到泊位,只能将船停靠在附近的防风林,这不仅给渔民造成麻烦和生产损失,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渔港基础设施的修建资金花费大,希望政府尽快修复,让渔民安心生产。”符文昌说道,因多年未有维护致使渔港内淤泥堆积,吃水线越来越浅,渔船停靠不便,他建议政府能够对渔港基础设施进行定期维护,保障其正常使用。

  澄迈玉包渔港此前受损的防风堤已用石头重新堆垒,渔民盼提升改造。记者 易帆 摄

  建议

  高位统筹规划综合性渔港建设

  事实上,除了玉包渔港外,海南多处传统渔港均存在基础设施老旧、抗风能力不足等问题。

  在2025年海南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陈江谈道,随着海南渔业产业的发展,除了传统的捕捞渔业外,深海网箱养殖、休闲渔业产业都需要渔港码头的基础设施配套。

  “目前海南渔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导致不少企业的生产中也遇到难题,生产补给船无处停泊,导致成本增加。”陈江说,他建议由省政府高位统筹规划,各市县根据产业需要来建设综合性渔港,以满足不同渔业产业业态的生产需求。同时,针对渔港建设涉及的资金、生态、用地用海等问题统筹多部门解决处理。

  省政协委员吕淑果建议,海南应建立极端天气灾害(尤其是风灾)的应对机制,对基础设施薄弱地区摸排,建立“早发现早处置”的机制。对受灾严重地区,要优先安排项目和经费,推动脆弱区域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升级改造,提振民众信心,保障民生福祉。

  “同时,还应该建立渔港码头等基础设施的运维方案,每年对渔港进行维护,在这一过程中还可探索评估监督机制,保障维护运行落实到位。”吕淑果建议。

  陈江建议,在维护运营方面可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解决,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渔港的建设资金可依托国债等政策,还可以在渔港码头规划商业功能吸引社会资本进驻,多渠道解决渔港建设投资大、回报慢的问题。”陈江表示。

  省政协委员毕红玲建议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渔港码头、冷库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渔业生产条件,升级改造老旧渔港,提高其避风能力和装卸效率,为渔船提供更好的保障。

  澄迈玉包渔港此前受损的防风堤已用石头重新堆垒,渔民盼提升改造。记者 易帆 摄

  部门

  加强政策支撑 完善渔港配套设施

  记者从海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近年来海南加快推进渔港建设,例如临高、陵水被列入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名单;三亚国家渔港经济区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总投资7亿元。乌场渔港、莺歌海渔港、铺前渔港、八所渔港等4个渔港完工投入使用,新增渔船停泊容量3000艘以上。

  在政策上,已编制完成《海南省渔港经济区布局规划》(2024-2030年),制定并印发了《海南省渔港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实施细则》,指导市县开展渔港确权和经营管理改革。

  据悉,2024年省农业农村厅争取省财政厅累计下达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补贴、更新改造资金、减船转产补贴等资金,支持渔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还将加大对渔港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渔港配套管理。

 留言渠道

  1、扫描二维码直接留言。

  2、点击进入南海网客户端、新海南客户端、南国都市报“问政海南”(http://ms.hinews.cn/)栏目进行留言。

  3、拨打966123热线电话,直接提供线索。

责任编辑:陈仕超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问政进行时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