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丨大显身手正当时 民营经济立潮头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大显身手正当时 民营经济立潮头

■ 李林捷

民营经济

思想点击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2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此次高规格座谈会既释放出党中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强烈信号,也为下阶段我国经济提振注入了更为坚实的信心与动力。

民营经济在新征程中的历史机遇与现实挑战

民营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在出口和就业中贡献突出,与国家改革发展大势同频共振。一方面,在国际产业竞争加剧背景下,“民营+科技”“民营+创新”已显现出蓬勃活力,一批富有全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在前沿科技或文化创意领域持续涌现。另一方面,企业也面临着加速转型与跨越式升级的现实挑战: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如何攻克“卡脖子”难题,如何兼顾绿色低碳与社会责任,都是新时代的关键课题。

随着各地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与政府工作报告陆续召开、出台,各级政府普遍将“提振民营企业信心、优化营商环境、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摆在突出位置。继中央出台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的文件,以及有关部门成立专门的民营经济发展机构,持续解决企业在融资、法治、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后,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打折扣”,进一步反映出党中央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

政策落实:从制度创新到法治保障的多维升级

从中央到地方,当下的政策体系已逐渐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零星纾困,转向系统性、法治化、长效化的保障:

从减税降费到纾困帮扶。五年前,中央就强调“为民营企业解难题、纾困境”,如今在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同时,更注重金融机构考核激励改革与法律机制的完善,不断疏通企业融资渠道。

从优化营商环境到公平竞争。此次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并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进行集中整治,这种“点对点”的整治有助于为民营企业发展扫清障碍。

从行政性政策到法治化保障。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到各地逐步探索制定民营经济相关条例,再到层层压实部门责任,力求给民企合法权益提供更多更稳定的法律保障。可以看到,法治化“保驾护航”已成为民营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石。

自贸港建设中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从改革窗口到开放高地,海南的发展在政策红利中起步,依托“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构筑制度根基;在市场联通中升级,推动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全球竞合中腾飞,以自由贸易港建设为引擎,为民营企业开启前所未有的发展新航道。

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海南正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优化跨境贸易和国际物流服务。这为海南的民营企业提供了对接全球市场的便利,也为技术引进、国际化合作创造了新通道。

打造未来产业集群。自贸港建设与南繁种业、深海科技、商业航天“三大未来产业”的结合,为技术创新型民企提供了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无论是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还是深海装备、航天工程、数字贸易等领域,都迫切需要民营企业以市场化、灵活化的机制发挥突破作用。

海南地处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贸港政策+国际航线”形成高效的外循环通道;另一方面,也需要民企在投资、生产、流通等环节加强与内地合作,带动全岛乃至全国的产业协同、要素联动。

开创民营企业与自贸港共赢新局面

面对新的形势与机遇,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与市场潜能,既离不开政策护航,也需要企业自身的务实行动。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明确,要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特别强调“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对于海南自贸港而言,这一要求与本地的开放与改革使命高度契合。

强化“亲清政商关系”,让企业轻装前行。海南要以自贸港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为标尺,为民营企业进一步清除制度障碍和准入门槛。包括细化和落实政策,完善风险应对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让企业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融资贷款等方面获得更加透明、公平、高效的服务。

注重要素协同,联动未来产业布局。民营企业应立足海南特色,聚焦深海、航天、数字经济、热带农产品精深加工、医疗旅游等重点领域,结合自贸港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政府层面要做好产业规划与资金、人才引进的精准匹配,运用财政引导基金与社会资本协同发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打好科技创新“组合拳”,集聚全球高端要素。人才与技术是当前海南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瓶颈。要通过制度创新、更加开放的出入境和居住政策,积极吸引国际化人才和科研院所落地海南;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攻关,培育一批支撑未来产业的标志性成果,抢占前沿技术赛道。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激发企业内生动力。自贸港金融改革正在持续推进,应结合海南实际,优化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方式,如创新供应链金融、跨境结算服务、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机构需在授信流程与担保机制上大胆探索,让真正有技术、有前景的民营企业获得稳定高效的资金保障。

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协同,提升风险防控能力。自贸港建设须与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分工、要素流通相互衔接。民营企业既要对冲国际贸易波动,也要进一步提升抗风险能力。海南可以在更大范畴内推进国内外市场开拓,使民营经济稳健前行,实现全方位发展。

从政策指引夯实基础,到市场活力催生变革,再到创新驱动塑造优势,每一阶段都推动着海南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党中央战略擘画远景,地方政策精准落地,经营主体主动求变,三重动力相互交织,共同塑造海南自贸港的民营经济新格局。向前迈进,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支点,制度改革是竞争环境的催化剂,诚信法治是市场稳健的基石。随着自贸港建设深入推进,海南民营企业正以更高的开放度、更快的转型速度,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绘制属于自己的坐标。展望未来,海南不仅孕育着影响全国的产业范式,也将在全球市场塑造独特竞争力,以自贸港的高质量发展,映照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

(作者单位:中共海南省委党校)

原标题:大显身手正当时 民营经济立潮头

责任编辑:王平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学习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