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具备实海试验能力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媛艳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团队依托该校海南研究院近日在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成功完成首批次海洋装备实海试验,对海洋环境监测仪器、海底采矿车样机、水面无人船等多类型海洋装备进行了全面测试。此次海试任务的成功完成,标志着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建设已初见成效,开始具备海洋动力环境长期监测、海洋智能装备作业实时测试等实海试验能力。

  本次海试过程中,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团队经过多日、多航次连续作业,先后完成了海洋风浪流动力环境观测、海洋智能装备功能测试、水下装备精确定位导航、海底环境扰动监测等试验任务。

  具体而言,该团队依托近期建成的试验场测试平台,安装部署了波浪观测浮标、温盐深传感器、浊度计等环境监测阵列,实现对水深、风、浪、流、水温、盐度和浊度等水文环境长期测量;海上布放自主研发的海底采矿车原理样机,通过水下声学定位,准确探测模拟的海底多金属结核矿区,并采用创新研发的吸扬式水力集矿方法,完成对多金属结核矿物模拟颗粒高效率、低扰动采集;利用海底采矿车搭载的浊度传感器,并配合试验场环境监测阵列,全过程、全方位监测海底羽状流生成演化过程;布放无人船,在远海、高海况恶劣环境下测试其自主航行功能,并采用无人船对海底采矿车海上收放、试验场边界浮标等进行抵近、协同观测。海试全过程中,海上试验区数据与视频信号实时、远程传输至岸基测控站,实现海陆间信息互联互通。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团队有关负责人透露,海试任务的成功完成,全面验证了在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开展海洋动力环境实时观测,以及在水面、水下和海底的立体海上试验区开展海洋装备测试等实海试验能力,标志着试验场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正在成为我国重要的海上试验基地。

  据悉,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建设由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支持,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团队主持承担。自2019年起,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开始规划建设,并于2025年1月建成海上测试平台与岸基测控站。该海上试验场距离三亚崖州湾海岸线20余公里,长3000米,宽1000米,海域面积300公顷,可开展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海洋环境科学仪器、海洋测试设备等各类海洋装备实海试验,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与海洋装备创新研发提供有力支撑。

原标题: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具备实海试验能力

责任编辑:符金花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自贸港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