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南海时评:多措并举促进就业能力提升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推动全国范围内开设1000个“微专业”(或专业课程群)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新华网)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如何在求职就业场中脱颖而出,不仅需要勇气和毅力,更需要过硬的就业能力。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的出台,就如同一剂强心针,为毕业生们的就业之路注入了新的活力。

  知识技能是就业的“硬通货”。高校作为知识传播的殿堂,应承担起这一重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程、讲座、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补齐知识技能的短板,让他们在就业求职的道路上更加游刃有余。

  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而,这也是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高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真实的工作环境,去感受职场的氛围,去体验工作的艰辛与快乐。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除了高校的努力,毕业生们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就业能力提升的活动中去。比如参加职业规划讲座,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参加模拟面试,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在就业求职的道路上立于不败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心理素质的提升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就业求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如何面对失败和挑战,这些都是毕业生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高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学生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该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政府可以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毕业生实习和就业;企业可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社会各界可以关注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资源。

  总之,提升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毕业生、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多措并举,才能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舞台。(陈语嫣)

责任编辑:杨彦婷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地评线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