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2025全国十大春日踏青新玩法”发布,其中,超一半是多业态混搭,中西部地区表现亮眼。与此同时,传统赏花也创新意,进入3月,某平台上的“赏花踏青”搜索量周环比增长超167%,与“美食”“低空飞行”“非遗”的关联搜索热度高。(北京商报)
随着大地回暖,多地春花次第开放,桃花明艳、李花香浓、杏花茂盛,赏花游成为时下大众旅游出行的新选择。在福建寿宁,满山的梨花竞相开放,游客们赏花品茶,享受春日悠闲;在河南禹州,杏花绽放,如云似霞。近年来,当地将荒山荒沟打造成杏花观赏基地,不断引进新品种,延长赏花期,促进文旅结合;在湖北,围绕武汉、随州的樱花,宜昌、荆门的油菜花,神农架、黄冈的杜鹃花,孝感的梨花,十堰的樱桃花,湖北赏花游活动正式启动……人们追花而来,当地的好风景正转变成“好钱景”,鲜花带来了文旅出行的热度,在提升当地旅游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也为更多人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朵朵繁花次第开,百花争艳正当时。“赏花经济”带来了“以花兴农”,越来越多的地方推出了“赏花+乡村”文旅的新模式,通过生态旅游来吸引人们来到乡村,体验乡村的独特风景与人文,让希望的田野之上更多了一份“热闹”。通过鲜花产业,带来了文旅,也带来了以鲜花有关的各种产业繁荣,例如,在海南亚龙湾国际玫瑰谷,人们不仅能体验民族风情,赴一场“玫瑰之约”,还能购买到玫瑰花深度加工的护肤品和香皂。这种“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逐步带动当地村民吃上“玫瑰饭”,让“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得以具象化,助力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顺。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沿着鲜花产业的道路继续发展,带来住宿、餐饮、特产、交通等多个行业共抓机遇,从而实现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正是“一朵花”经济的破题之举。例如,铁路部门加开“赏花专列”,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鲜花盛开的地方打卡,这种定制化赏花旅游线路,无不让人们的幸福感得以提高。如今,各个部门齐心协力为人们的赏花之旅保驾护航,让“赏花+研学”“赏花+非遗”“赏花+音乐节”等多种旅游模式出现,让“流量”变成“留量”,“春日经济”必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未来,也期待多地继续以“花”为媒,助推当地文旅“加速跑”,实现“以花惠民”“以花兴农”,为乡村振兴输入更多新的活力,也让这个春天更加春意盎然,向往的生活咫尺可达。(章松佳)
责任编辑:杨彦婷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