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博鳌亚洲论坛多年来的鲜明底色。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高端活动中玻璃瓶饮用水替代了塑料包装;900余台新能源车辆,作为穿梭巴士、摆渡巴士在东屿岛内有序穿行在会议茶歇中,嘉宾们可以品尝到海南“零碳咖啡”母山咖啡及生态茶叶;遍布全岛的光能、风能设施持续供应着源源不断的能量……从会务用品到交通出行,博鳌的“绿色”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中。这些“零碳”瞬间,一起来看↓
3月24日,博鳌东屿岛上,“零碳Bar”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李昊 摄
在“零碳bar”内的碳魔方可以回收纸杯、塑料瓶等一次性用品,投入一个塑料瓶可以获得10个碳币,累计投入3个塑料瓶,就可以在旁边的智能咖啡机换取一杯咖啡。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李昊 摄
博鳌东屿岛上,喝咖啡剩下的纸杯,可以做成艾可板广告牌和桌椅。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李昊 摄
博鳌东屿岛上,塑料水瓶的瓶盖经过粉碎加热后,塑性成一个个多彩的钥匙扣、行李牌等配饰。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李昊 摄
位于博鳌东屿岛的“绿动创趣坊”低碳体验展区由可回收材料搭建,现场设置了多种互动体验环节,与会嘉宾可以打卡集印章赢奖品,参与碳普惠行动,感受绿色生活。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婧 摄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使用的环保笔记本。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婧 摄
低碳体验展区里瓦楞纸制作的椅子。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婧 摄
年会为进岛人员提供新能源摆渡车。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苏桂除 摄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新能源穿梭巴士行驶在路上。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琛 摄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