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雪怡
原料工厂与成品工厂仅一墙之隔,可实现从隔壁“进货”到“邻居”生产,如此场景是企业所向往的。而生产原料“隔墙供应”,已然成为洋浦经济开发区的一道风景线。
风景线背后,是补链强链的力量。这是洋浦经济开发区的独特优势,也是其作为自贸港“样板间”的有益经验。
产业做大做强,关键在于补链强链。产业过于单一,会增加企业成本,难以形成强劲的凝聚力。只有形成上下游企业资源互补、协同发展的完整产业链,才能增强发展吸引力,让企业和企业、企业和园区实现相融共进、互促共赢。
近年来,洋浦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自贸港政策和自身区位优势,通过“政策赋能+精准招商+链条整合”等多种方式,系统推进补链强链工作,逐步构建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比如,创新进口食品及原料“三同三溯”监管新模式,为货物节省约70%的通关时间,增强了企业入驻信心。再如,随着海南炼化的“骨架”不断夯实,逸盛石化、京博新材料等众多配套企业加速集聚,推动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正是聚焦补链强链,洋浦吸引众多企业落户集聚,实现原料“隔墙供应”、成品“就地产出”。通过降低原料、物流成本,推进上下游企业协作生产,达到产业链整体效益最大化。
正是靠着补链强链,洋浦实现了石化新材料先进制造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跻身千亿级制造业集群。不止于此,洋浦还积极培育健康食品、高端旅游消费品、先进制造和数字服务贸易等多种业态,争取形成更多产业集群。
当产业链不断完善,形成产业集群时,便能进一步增强地方产业影响力与竞争力,从而吸引更多企业,壮大产业集群,以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为企业和地方发展赋能提势。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实践证明,一个成功的产业园区,不仅要看企业的质量和数量,更要看企业之间的黏性,看它们之间能否形成紧密的链接。
作为海南自贸港“样板间”,洋浦经济开发区以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的蓬勃势头,提供了补链强链的有益经验。乐见洋浦经济开发区进一步发挥优势,形成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让每一滴原油、每一份原材料,都能在区内完成最大限度的价值蜕变。
原标题:补链强链成就产业“森林”
责任编辑:郭微微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