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关平 特约记者谢振安 通讯员梁灵杰
9月22日下午,从北京参加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回到儋州市白马井中学,李郁林觉得自己多了一份承诺,那就是践行道德模范的精神。
妻子做生意失利欠债20万元,他为妻子坚持还债11载;岳父、岳母相继中风,他不离不弃守护身旁;面对职务带来的诱惑,他不因负债而动摇,坚守着道德防线。
他就是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儋州市白马井中学教师、德育室主任李郁林。他用11年的艰辛坚守着欠债还钱的承诺、坚守着丈夫对妻子不离不弃的承诺、坚守着子女赡养父母的承诺、坚守着人民教师育人为本、敬业爱生的承诺。
妻债夫还 800元月工资要还20万元债
“账本一直就放在我们夫妻床头,每还一笔,睡觉又安稳一点。”李郁林的心情没有停留在获奖的喜悦中,目光扫视着账本,“还有6800元,今年一定要还完,过一个踏实的春节”。
红色账本发黄的页面上,清晰地记录着11年来的还债记录。1990年代中期,李郁林的妻子麦瑞月借款与他人合伙做副食品批发生意,后来生意亏损,2000年清理债务时发现欠债20万元。
老父叹气,老母垂泪,一家人陷入空前的困境。麦瑞月不愿债务连累一家人,痛哭几天后提出离婚。但是,李郁林坚决不答应。
“父债子还天经地义,妻债夫还,也是天经地义。我不同意离婚,要是两人都扛不起,你一个人能还得清?”麦瑞月至今感动着李郁林当时的这一席话。
11年前,作为白马井中学教师,李郁林每月的工资只有800元。
老人中风 悉心照料岳父母无怨无悔
承诺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而是11年艰辛的践行。
当时,李郁林和妻子把所欠的债务理了一遍,列出了一张清单,然后带着妻子到债主家中,一家家地说明情况取得谅解。他跟债主表明一分不欠还清债款的决心,了解债主资金需求情况,按轻重缓急安排了还债顺序。
每月的工资扣除生活费外,剩下的钱挨户地还债;妻子则到渔港码头装卸鱼货挣钱,争取早日还清债务。
“这几年教师的工资涨了,还钱的速度快了,但自己却没一分积蓄。”李郁林告诉记者,学校很多教师前几年拿几万元买块宅基地,如今都盖起了房子,而自己一家还住在建于1980年代的房子里。明年孩子就要上大学了,学费是个大问题。
其实,这11年的艰辛还债路,李郁林承担的还远不止这些。9年前他的岳父突然中风不能行走,他和妻子成了主照料人,一直到3年前岳父过世;他的岳母两年前又患轻微中风,行动不便,夫妻俩又是一直陪护在左右。
在李郁林约60平方米的家中,墙壁上的白灰不时脱落,天花板上的生锈钢筋清晰可见。“要是有一套带卫生间的房子就好了,岳母大小便也能方便自在些。”李郁林远远地看着岳母,语气中还带着几分愧疚。
“红包”诱惑拒之门外
4年前,因为工作成绩突出,深受师生好评,李郁林被学校提拔为德育办公室主任,成为学校的中层领导。白马井中学有4300多名学生,是许多教学辅导材料经销商重点光顾的学校,自然有不少经销商把李郁林当作“攻关”对象,但他没有因为负债而动摇。
2009年,一个经销思想道德教辅材料的商人来到李郁林家,不谈推销只聊学校德育,临走时留下一袋水果。李郁林打开一看,内有1000元红包。他当即追了出去,把钱塞到了商人手中。这一幕左邻右舍都看在了眼里。
去年,李郁林的堂哥请他帮忙让孩子就读白马井中学,塞给他1200元“活动经费”。这可是他妻子码头装卸鱼货一个月的收入,但是,李郁林当即退给了堂哥,再三解释不能开“后门”坏了校纪校规。
白马井中学校长郑燕康对记者说,李郁林工作兢兢业业,原则性特别强,是一位敢说、敢做、敢管的德育室主任。他的事迹传开后,师生们都钦佩他在艰难的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如此高尚的品德。
这一切,在李郁林看来,只是一个人践行对社会、对家人、对事业的承诺。(本报那大9月23日电)
责任编辑:郭祖莹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