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记者发表作品超150篇 向世界传播展现美好新海南

  经济发展喜人、营商环境吸引台胞创业、旅游充满魅力——

  两岸记者眼中的海南

  7月28日,“海峡两岸记者特区行”联合采访团走访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通讯员 朱玉华 摄

  -海南日报记者 单憬岗 通讯员 朱玉华

  今天,“海峡两岸记者特区行”的媒体朋友们结束了对海南为期5天的采访。他们先后在海口、文昌、保亭、三亚等地采访,发表了有关海南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类作品超过150篇,向世界传播和展现了美好新海南。在他们眼中,海南经济发展喜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台胞创业就业,而且海南的旅游也越来越充满魅力。

  经济社会发展让人印象深刻

  “感觉自己随着展览见证了海南30年来的历史发展轨迹。”台湾导报记者唐复年在参观完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成就展后认为,展览办得非常精彩。

  5天的采访过程中,海南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昌市龙楼镇好圣村的变化就是范例。这个充满航天元素的村庄,短短几年间,在航天发射场的带动下,迅速蜕变成一个航天科技小康村。“如今大家都盖起了新房,买了小车,过上了好日子。”经营农家乐7年的村民林春雪说,过去即使是旺季,一天也不到四五桌客人,这两年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一餐往往有十几桌客人,收入是过去的几倍。”

  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李宗芳感慨地说:“过去这里只是一个小渔村,如今可以看到很多新房拔地而起,道路修整得非常好,风光很美,很震撼!”

  台湾中时电子报编辑喻华德几天的走访中几乎没有停歇,不停地用相机记录下所见所闻,“我是第一次到海南,这里生活很舒适,与过去了解到的海南有很大不同。”

  创业兴业环境吸引台胞创业

  “和台湾相比,这边机会更多,收入也更好。”台湾青年黄介玄在接受两岸记者采访时说,2015年他在海口泰龙城创业,主营台湾特色小吃,“最高峰时一天销售额近6000元。”在泰龙城,像黄介玄这样的台湾创业者有40余人。

  “这是我第二次来海南,印象最深的是这里创业兴业环境好,台湾同胞都干得很开心。”深圳特区报记者周元春感慨说。

  “十年前,琼台两地的交流合作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李宗芳说,台湾在餐饮、服务等行业上有优势,未来琼台两地的交流也可朝着发展旅游业的方向迈进。

  海南旅游充满魅力

  在两岸记者看来,海南旅游充满魅力。采访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时,大家发现这里氛围良好、购物惬意,与国外的免税店相比也不逊色。

  因此,采访后不少记者按捺不住购物欲,纷纷去选购商品。

  吸引两岸记者的不仅有购物环境,海南的美食、风光和文化同样吸引着大家。

  在保亭,大家细细品尝了丰盛的长桌宴,喷香的食物和时令水果,令人胃口大开……

  “大家采访的内容丰富多彩。”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局局长、联合采访团团长马晓光在作活动总结时说,两岸记者们不辞辛苦,全面展示了海南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

  (本报海口7月30日讯)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