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秀英区:让农村党员有责更有为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海南日报记者 习霁鸿

  特约记者 陈创淼 通讯员 符志敏

  11月15日早晨,忙完了手里的活,海口市秀英区长流镇堂善村村民、老党员王迈性又专门在村里绕了一段路,一路走一路瞧,专盯卫生情况。

  这是60多岁的他“上岗”村里人居环境卫生监督岗以来的习惯。

  退休老党员走上新岗位,乐此不疲;村里的事有了更多人上心管理,村民乐见其成。

  这些变化源于秀英区为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举措。

  “我们为农村无职党员找位置、搭舞台,推动农村党员由‘无职分散’状态向‘有岗有为’转变。”秀英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在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设置政策宣传、环境卫生监督、纠纷调解等岗位10余个,让无职党员认领岗位,截至目前已有1485名党员主动认领。

  为什么要主动认领岗位?

  “我平时就喜欢溜达,也喜欢‘管事’,想多为村民做点好事。”王迈性给海南日报记者举了个自己“管事”的例子:2022年11月15日召开的全村党员大会上,他和几位老党员就曾对堂善村基层治理工作提出“灵魂三问”:“为什么村里的事村民不想管?为什么堂善沟这么臭?为什么电动自行车停放这么乱?”他们还全程跟进监督村“两委”干部后续的整改措施。

  “现在设了‘管事’的岗位,我自然要来。”通过毛遂自荐,王迈性顺利上了岗。自那之后,他每周都会专门在村里溜达两三次,发现有卫生问题就及时向村委会反映,过程中还会劝诫村民爱护环境、讲究卫生。

  岗位不是虚设,有监督就要有反馈。王迈性告诉记者,就在前些天,自己溜达时发现了一处卫生死角,向村委会反映后,那个周六开展的村爱国卫生运动就把它清理干净了。

  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后,如何进一步深化基层治理的探索?带着这一思考,秀英区探索在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基础上,实行党员联户包户管理,推动实现“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以堂善村为例。该村党支部根据本村党员的家庭住址、家族关系分布,推出56名党员中心户定点联系服务“四邻”的工作机制。“包户”党员除了配合村“两委”开展工作,还主动联系服务周边住户村民,提供送学上门、政策宣传、就业创业、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各镇街1485名农村无职党员总共联系服务4800余户群众。

  除此之外,秀英区还将设岗定责与农村网格化管理相结合,成立农村网格党小组,对村庄进行划片管理,目前共设立农村网格213个,收集群众代办事项109余件,办理98件。

  (海南日报海口11月15日讯)

原标题:海口秀英区:让农村党员有责更有为

责任编辑:吉训侦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