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将如何推广和复制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创建经验?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3月19日消息(记者 汪慧)在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海南经过总结提炼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下一步将如何推广和复制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创建经验,推动“双碳”工作高质量发展?

位于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在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创建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尹蓉表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海南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面临新机遇。海南应充分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争创“双碳”优等生

新闻发布会 | 海南:从现有的高水平“博鳌标准”出发 开展更多低碳、近零碳、负碳示范试点创建

  首先是创建海南特色“双碳”标准体系。以标准为抓手,提升海南在“双碳”领域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话语权。一是持续打造高水平“博鳌标准”体系,并在国内国际复制和推广应用。二是制定和建立具有海南特色且有出口需求的重点行业产品碳足迹标准和认证体系,开展碳标签试点,丰富产品碳足迹碳标签应用场景。三是探索海南重点企业ESG市场评级标准,围绕碳排放水平等指标,提升企业ESG评级表现。四是支持生物多样性方法学研究,推动海南特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五是研究设立国际领先的建筑能耗评级标准,构建具有海南低碳发展特色的建筑标准体系。

  其次,加快培育绿色发展的新动能。研究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对海南未来产业发展的影响,平衡发展和减碳的关系,助力自贸港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一是构建海南绿色低碳转型产业项目库,打通绿色企业、绿色项目与绿色金融通道,加大对绿色低碳项目资金支持,坚持推动绿色新兴科技创新和攻关。二是充分发挥海南政策、资源和产业等叠加优势,聚焦南繁、深海、航天和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新领域,推动绿色燃料、先进储能、低成本碳捕集利用封存等零碳负碳排放技术的应用、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椰林聚落。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此外,还将科学谋划多应用场景示范试点创建。全面开展低碳、近零碳城市、园区、社区、校区、景区和建筑示范试点创建工作,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低碳、近零碳应用场景。同时,围绕可再生能源和多类型产业融合发展、纵深绿色宜居城乡建设、现代交通运输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和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循环利用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充分发挥低碳、近零碳示范试点创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未来海南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示范引领、稳步推进的原则,从现有的高水平“博鳌标准”出发,开展更多低碳、近零碳、负碳示范试点创建,探索建立重点领域特色鲜明、系统集成的绿色低碳发展样板,协同推进海南在“双碳”目标下以更高标准开展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提供独特的海南实践。

点击观看直播回放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周玉敏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