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都长肉?这10个习惯正在让你悄悄变胖!快来自查

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一直在偷偷长?

其实,很多“长肉习惯”都藏在日常细节里

这10个会悄悄让人变胖的“坑”

你中招了吗↓↓↓

01

长期不吃早餐

生活中喜欢赖床不吃早餐的人很多,有人甚至认为,“每天少吃一顿早餐没啥大不了的,顺便减肥了”。

不吃早餐的人每天摄入的热量,其实高于吃早餐的人。早餐摄取的热量占一天热量的22%~25%,这部分热量往往比午餐和晚餐更易消耗。吃早餐能让新陈代谢有一个跳跃的开始,加速身体循环,而不吃早餐的人更容易出现过胖甚至超重的情况。

建议:早餐安排在7:00~8:00。高质量早餐应含有4类食物:谷薯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奶豆坚果。比如,早上的谷物类可以选择全麦馒头、全麦面包、杂粮发糕、燕麦片等,蛋白质类可以选择鸡蛋、酱牛肉、豆腐干等至少一种,再加上奶、蔬菜或水果,就是一顿高质量的早餐。

02

吃饭速度快

吃饭太快容易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在还没有产生饱腹感时就已经摄入过剩的能量,无法及时消耗,可能引起身体发胖。而明显的肥胖会对健康造成不利,除了会增加脂肪肝患病率,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等。

建议:细嚼慢咽,每口尽量咀嚼约20下,控制在七八分饱。《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早餐用餐时间为15~20分钟,午、晚餐用餐时间为20~30分钟。

03

“电子榨菜”配饭

很多人喜欢吃饭时搭配电视剧、综艺等“电子榨菜”,没有它,吃饭都觉得缺了点啥。实际上,吃饭沉迷剧情,不仅会让人“食不知味”,还容易忽略饱腹感,一口一口吃过量,不知不觉就吃多了。

此外,这样一心二用会加重脾胃运转负担,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会导致气血不足。

建议:专心吃饭,别看手机、电视等,感受食物的美味。如果实在摆脱不了“电子榨菜”,那就给每餐先定好量再进食。

04

先吃米饭后吃菜

每一餐的吃饭顺序很重要,先吃什么后吃什么,看似对身体的影响微乎其微,但长期下来可能会影响体重、腰围、血脂等。如果经常先吃主食,不仅饱腹感不强,还不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进而让人容易长胖。

建议:按照“纤维类→蛋白类/脂肪类→碳水类”的顺序进食。先吃蔬菜不仅能增加饱腹感,还有助于控制食欲,减少热量摄入,同时对控制体重、预防肥胖和心血管疾病也有一定帮助。

05

喜欢菜汤泡饭

炒菜盘子里的汤底或者煲的汤都很美味,有些人喜欢用它们泡饭。菜汤滋味浓,是因为里面全是油和盐,泡上米饭吸得干干净净,增加了油、盐和热量摄入,常吃容易长肉。

此外,汤泡饭通常比较方便吞咽,缺少了咀嚼的过程或者咀嚼不充分,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胃部不适。

建议:尽量别吃汤泡饭、盖浇饭。如果就是喜欢菜汤泡饭的味道,那就做菜的时候少油少盐,吃时细嚼慢咽。煲的汤也尽量别泡饭,可以在餐前先喝碗汤,半小时后再吃饭,这样血糖波动较小,也能增加饱腹感。

06

饭后直接吃水果

很多人将餐后水果当成“解腻神器”,明明胃里已经填满了,但酸甜的水果还是能吃得下。饭后胃已经处于被食物填满的状态,血糖也逐渐上升,立刻吃水果不仅会加重胃负担,影响食物正常消化,还会使血糖升得更快。时间久了易诱发消化系统疾病和糖尿病。

建议:餐前半小时吃水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控制血糖,也能增加饱腹感,减少正餐进食量。或者餐后2小时再吃水果,也可以在两餐之间吃。

07

痴迷“酥脆”食品

有些人就是喜欢吃名字带有“酥”“脆”字眼或口感嘎嘣脆的食物,比如果蔬脆、脆枣、干脆面、薯片、蛋黄酥、凤梨酥等,美味又解压。

这类食物大多高油、高糖,还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热量都不低。咀嚼它们时会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十分悦耳,根本停不下来,不知不觉中会摄入更多热量。

建议:少吃这类食物。可以选冻干蔬菜脆代替其他“酥脆”食品,不仅能降低热量摄入,还能弥补日常蔬菜摄入不足的缺口。

08

靠吃缓解压力

人体处于压力刺激下,会分泌一种皮质醇,也就是压力激素。它会增加食欲,尤其是让我们对高糖和高脂食物产生强烈渴望。如果经常用吃来缓解压力,会让脂肪越囤越多,“游泳圈”日渐明显。

建议:找到其他可以让自己释放压力、舒缓情绪的方法,避免情绪性暴饮暴食。如果实在想吃,那就选低热量的蔬果,比如圣女果、蓝莓、草莓、砂糖橘、车厘子、葡萄等,吃起来解压又健康。

09

平时喝水少

“连喝水都长胖”的说法正确吗?其实,水没有能量,喝水不会长胖,反倒是喝水少的人,更容易“长膘”。喝水能使人产生一定的饱腹感,降低食欲,同时还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这都对减肥有利。

建议:一般情况下,对于减肥人群来说,每日饮水量推荐为2000~2500毫升。餐前和餐中饮水,可以占用一部分胃的容量,降低饥饿感,从而减少进食;餐后饮水可以帮助冲淡嘴里的味道,减少再进食的机会。无论什么时候喝水,都要小口慢饮,一次饮水量不要超过250毫升。

10

长期久坐

久坐人群更容易出现腹型肥胖。脂肪大量沉积在肝脏,会慢慢演化成脂肪肝,不仅会影响肝脏解毒功能,还会增加肝纤维化、肝癌等风险,同时容易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多种疾病风险。

建议:无论工作还是看电视,都尽量起来活动一下。如果屁股实在没有机会离开椅子,就在完成工作后进行至少30分钟中高强度的运动,比如慢跑、快走、游泳、瑜伽、打球等。

·新闻多看点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全是干货→

  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什么样的胖才是真的超重肥胖?

  超重和肥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了遗传、饮食、身体活动水平、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等。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

  BMI=体重(kg)/身高(m)²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在18.5至24之间。

  BMI在24至28之间被定义为超重。

  达到或超过28就是肥胖。其中,又根据BMI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以及极重度肥胖。

  健康减肥该怎么吃?

  此前,国家卫健委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手把手教你科学减肥!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食谱细化到了全国不同地区的食谱示例,并备注了食谱的“总能量”。

  例如,东北地区的春季食谱有“铁锅炖鱼”“菜包饭”,西北地区的食谱里有“臊子面”“油泼面”。

  这些食物优先选

  鼓励主食以全谷物为主,适当增加粗粮并减少精白米面摄入;

  保障足量的新鲜蔬果摄入,但要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蔬菜的摄入;

  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材,如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

  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奶类。【详情>>】

原标题:喝水都长肉?这10个习惯正在让你悄悄变胖!快来自查

责任编辑:方诗颖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看天下

读懂中国放眼全球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