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适宜滨海盐碱地大面积推广水稻品种在三亚选育成功
- 来源:南海网
- 时间: 2025-04-22 19:41:15
南海网4月22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4月22日,耐盐高产优质杂交稻新品种“箐两优3261”现场观摩与成果转化交流会在三亚举行,标志着我国首个适宜滨海盐碱地大面积推广种植水稻品种在三亚选育成功。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三亚崖州湾基地展示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记者 利声富 摄
在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三亚崖州湾基地、海棠湾基地,来自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各区域中心的专家,以及三亚市耐盐碱水稻产业联会会员企业、种业企业、种子经销商代表等现场观摩了“箐两优3261”在盐碱地与非盐地的田间种植表现。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三亚崖州湾基地展示的“箐两优3261”。记者 利声富 摄
据了解,“箐两优3261”是耐盐碱水稻国创中心的重大创新成果,2024年通过先后湖南省审定和国家审定,具有比较高的耐盐性和丰产性。在全生育期3-5‰盐胁迫下,平均示范亩产突破400公斤;在非盐地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广适,平均亩产达540公斤,适宜在盐碱地与非盐碱地同步推广,具有较高的转化应用价值。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三亚崖州湾基地展示的“箐两优3261”。记者 利声富 摄
为确保培育的新品种高产、多抗、广适,从2022年开始,耐盐碱水稻国家创新中心团队先后在多个华南滨海盐渍区地建立示范基地,以“箐两优3261”为核心,配套节水控盐、绿色丰产、调理改土等关键技术,在3‰盐胁迫下实现平均亩产突破400公斤。2023年,该团队在深汕合作区土壤盐度3‰生态条件下,通过“播前快速改土培肥、水肥耦合、精准控盐、穗期外源化学调控” 生产全流 程管理技术,“箐两优3261”早、晚季产量平均突破每亩500公斤,两季亩产超1100公斤,为滨海盐渍地利用提供高产、高质水稻解决方案。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三亚崖州湾基地展示的“箐两优3261”。记者 利声富 摄
“‘箐两优3261’不仅适合盐碱地种植,也适合在非盐地推广。这两年,该品种参加湖南、湖北、福建、广东、海南等多地的新品种展示,非盐碱地常规条件下种植平均亩产达650公斤。”耐盐碱水稻国家创新中心主任唐文帮介绍,今年该团队计划在沿海盐碱地安排25个示范点,在湖南、江西、湖北及华南非盐碱地及中低产田安排30个示范点,推广种植面积约5万亩,全面展示新品种的特 点和适应性。
我国有近15亿亩盐碱地,具备种植水稻基本条件的盐碱地约1亿亩,滨海盐渍地病虫害严重,急需抗虫耐盐碱的新品种。此次现场观摩与成果转化交流会,不仅推动“箐两优3261”的产业化应用,也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联系,助力形成“两链双向循环”的良好机制。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推荐阅读
问政海南丨海口一小区楼上住改商注册地址迁移,楼下仍反映噪音扰民 多部门介入难以彻底解决
专题 | 玩转清凉海岛 五一假期来海南舒心游
问政海南 | 海口一业主收房后发现房顶露出排水(污)管道 项目负责人回应→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经贸对话磋商情况答记者问
财经老王丨负增长!美国一季度经济搞砸了
专题 | 打卡海南 盲盒有礼
闯出闯出精彩丨海南省劳动模范任华锋:数据雕刻每个化工生产细节 以创新传承诠释匠者担当精彩丨海南省劳动模范任华锋:数据雕刻每个化工生产细节 以创新传承诠释匠者担当
自贸港的年轻人|逐梦蓝天 守护安全——青年飞行员杨紫龙的责任与担当
2025五一档电影票房破5亿
苹果公司预计第三财季损失约9亿美元
扫码下载南海网客户端
扫码关注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