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小伙鲁斯兰:海南日报伴我一路前行
- 来源:海南日报
- 时间: 2025-05-02 08:16:02
潮汐·纪念《海南日报》创刊75周年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晓梦
哈萨克斯坦阿特劳市,法丽达家中,存着多份《海南日报》。其中最早的一份,是12年前刊发的。那是2013年9月8日的《海南日报》,那天报纸头版上,报道了一位哈萨克斯坦小伙在海南的故事。法丽达不识中文,却对报纸上的内容十分熟悉,因为稿子主人公,正是她的儿子鲁斯兰。
去年7月,法丽达来到海南,和儿子鲁斯兰团聚。“我妈妈也很喜欢海南,她还专门到海南大学学习中文,那是我的母校,现在我们是校友了。”今年4月的一天,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见到法丽达和鲁斯兰,那天他们正准备到海南大学附近的一处献血屋献血。
见面时,记者展示了手机里《海南日报》有关鲁斯兰报道的电子版面。他见状微微侧过身、用手轻滑手机屏幕,目光随着手指落向一篇又一篇熟悉的稿子,鲁斯兰的记忆匣子随之打开,无数场景涌现出来。
2020年7月17日,《海南日报》A04版刊发报道《鲁斯兰与海南的“血脉”深情》,关注鲁斯兰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发展的故事。
一路相伴,见证成长
“媒体的报道一直激励着我”
2009年,17岁的鲁斯兰怀揣着对中国文化的向往,从故乡哈萨克斯坦阿特劳市坐火车出发,辗转抵达海南后,开始学习中文,再一路考取海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先后修读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十多年来,鲁斯兰收获无数珍贵回忆,他因为捐献罕见“熊猫血”(Rh阴性血),还被人称为“熊猫侠”。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时,称赞他为“中哈友谊的使者”。
海南日报记者正是在那天首次采访了他,并于次日《海南日报》头版刊发以《鲁斯兰:我对海南一见钟情》为题的报道,讲述了鲁斯兰与海南的缘分、在海南读书期间长期坚持无偿献血的善举。
在海南大学2013年秋季留学生开学典礼上,因其“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精神”,鲁斯兰被学校授予“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他同时还与学校其他16名留学生一起获得“海南省政府国际学生奖学金”。这些故事,都被《海南日报》第一时间记录下来。
“这些报道对我影响巨大,它们见证了我成长的关键环节,我很幸运,这些年来有很多媒体的报道一直鼓励、激励着我。”鲁斯兰说。
时空将故事折叠,鲁斯兰渐渐习惯了这样一份报纸的存在,像位老朋友,一路陪伴。
从2013年至2024年,《海南日报》将一篇篇带有鲁斯兰名字的报道,印在不同时间的版面上,“看着”他在异国他乡求学,记录他毕业后参加工作,见证他投身海南自贸港建设……
昔日独自一人来到中国的少年,如今成了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以下简称海南经发局)首位外籍员工。
鲁斯兰和母亲法丽达在海南大学校园内漫步。受访者供图
前不久,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第五届消博会)在海口举行,作为海南经发局投资促进一部副主任,鲁斯兰的时间表,被招商、招展、洽谈、会议等一项又一项任务填满。
在往届消博会上,鲁斯兰和同事通过高效直接的沟通努力,推动诸多国际名酒、珠宝、腕表等国际品牌参展,让多款精品在消博会舞台上亮相,并推动不少企业和项目落户海南。
2021年5月,历峰集团参加了首届消博会后,便从参展商变成投资商。“历峰集团是我多年服务的企业,现在历峰集团已在海口注册全资子公司。”鲁斯兰说。
“消博之约”,让人不远千里而来。今年,哈萨克斯坦第一次以国别馆的形式走进消博会,鲁斯兰挤出时间和母亲法丽达特意前去参观,看着展台上的骆驼奶皂、葡萄酒等产品通过消博会平台打开更大市场,他们心中盈满亲切和欣喜——故乡与海南,此时此刻交汇在了一起。
汲取力量,源源不断
昨天的故事浇灌着今天的前行之路
从乌拉尔山脉以南,到大海之南,鲁斯兰一路前行,来到让他梦想成真的地方。
正如在2016年8月29日《海南日报》海南周刊刊发的《“熊猫侠”鲁斯兰》一稿中,他提到:“在海南,我找到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5颗珍珠——我的爱人,我的朋友们,我的学习,我对生活的看法,难忘的回忆。”
彼时的他,还不知道人生的又一“高光时刻”会在海南出现。
2022年4月12日,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鲁斯兰向前来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介绍相关情况。听完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夸鲁斯兰中文说得流利,讲的内容很好,完全成了“中国通”。
“从‘熊猫侠’到‘中国通’,我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正在更大的舞台上实现。”当年4月14日,《海南日报》刊发报道《习主席夸我是“中国通”》,记录下鲁斯兰那时候的心情。
时至今日,看着报道版面,回想起当时场景,鲁斯兰依旧难掩兴奋。
对鲁斯兰而言,一个个昨天的故事被记录、被报道、被刊发,日积月累仿佛变成了一种被储存起来的力量,源源不断地影响塑造着他如今的所思所行。
前不久,第五届消博会刚结束,鲁斯兰随即陪同参展企业到产业园区去考察。“我会做好展后对接,争取让他们从参展商变成投资商。”鲁斯兰说。
鲁斯兰早已适应这样的工作节奏,从2019年入职以来,他兼任着海南经发局“全球新闻官”“俄语服务官”等多个职务,与同事一起招商引资、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投资咨询服务,向全球推介海南自贸港的政策红利和投资机遇。
工作之外,鲁斯兰也在不断开拓自己的人生价值。
采访当天,海南大学附近的一处献血屋里,鲁斯兰和母亲法丽达等待献血时,一位只见过一次面的无偿献血志愿者认出了鲁斯兰。
“去年在万绿园,我和你合过影,记得吗?”说完,这位名叫唐兴于的67岁无偿献血志愿者,拿出手机翻找出当时的合影。
“我想起来了,是在2024年海南省无偿献血宣传月活动上拍的……”唐兴于拍的照片里,作为“无偿献血爱心大使”的鲁斯兰,被现场不少志愿者和群众围住合影留念。对于来自陌生人的关注和热度,鲁斯兰没有拒绝,他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无偿献血的行动中来”。
哈萨克斯坦有一句谚语:“友谊是永不枯竭的财富”。鲁斯兰说,海南开放包容,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才,他相信,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会有更多机会,让他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海南自贸港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位“闯海”的外籍人才,满腔热血,一如当初那个对着采访镜头露出灿烂笑容的少年。
(海南日报海口5月1日讯)
扫码下载南海网客户端
扫码关注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