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在政局多重不确定性中迎接总统选举
- 来源:新华社
- 时间: 2025-05-03 09:21:42
5月1日辞去韩国代总统和国务总理职务的韩德洙于2日正式宣布竞选新一届总统。韩国大法院(最高法院)1日将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案发回首尔高等法院重审。
距离韩国新一届总统选举投票日6月3日还有一个月。分析人士指出,李在明面临的司法挑战将冲击其总统候选人正当性,韩德洙想要胜选也面临多重困难,韩国政局正处于诸多不确定性之中。
李在明的司法挑战
去年11月,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在一审判决中认定李在明在2021年竞选总统期间曾作出虚假陈述,违反《公职选举法》,判处其一年有期徒刑,缓刑两年。韩国首尔高等法院3月26日对此案作出二审判决,推翻一审判决结果,李在明被判无罪。
4月27日,在韩国高阳,李在明在当选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后致辞。新华社发(全休相摄)
韩国大法院5月1日对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案作出三审判决,推翻二审无罪判决结果,将案件发回首尔高等法院重审。首尔高等法院将重新宣判。目前,审理时间尚未公布。
共同民主党4月27日公布的党内总统候选人初选结果显示,李在明以89.77%的得票率位居第一,正式当选韩国第21届总统选举共同民主党候选人。
《公职选举法》规定,参选者因选举相关犯罪被判处100万韩元以上罚款时,将剥夺被选举权5年;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剥夺期限将延长至10年。若无被选举权则无法参选总统。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重审不一定必然导致李在明失去总统候选人资格。中国延边大学法学院教授蔡永浩认为,通常发回重审需要一段时间,首尔高等法院不一定会在6月3日总统选举投票日前就完成宣判。即便法院作出不利于李在明的裁决,后者仍能向韩国大法院再次提出上诉。
韩国舆论认为,围绕李在明的相关司法争议对其参选总统不会构成直接影响,但可能对其作为总统候选人的正当性造成冲击。
若判决未在总统选举投票日前确定且李在明当选总统,审判是否继续推进也成为争议焦点之一。韩国宪法第84条规定,除犯内乱或外患罪外,总统在任期间不受刑事追诉。但是,关于宪法中规定的“追诉”是否仅指检方起诉,还是包含正在进行中的审判,韩国法律界仍存在争议。据韩联社报道,如果李在明当选总统,现有刑事审判是否会因总统不受追诉的特权而中止,预计将由负责案件的各审判庭自行判断,最终解释权归韩国大法院或宪法法院所有。
韩德洙的多重困难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德洙2日在宣布参选后,或将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向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登记预备候选人。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韩德洙可能会联合国民力量党、改革新党等党派的候选人,协商共同组建一个“联合阵营”参加竞选。
5月2日,韩国前国务总理韩德洙在首尔的国会出席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 姚琪琳 摄
韩国《中央日报》报道说,执政党国民力量党院内代表权性东4月29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正式提出国民力量党将与韩德洙进行整合。他表示:“如果此举在竞选过程中获得选民关注,并组建一个更大阵营,将为胜选奠定基础。”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韩德洙的竞选之路依然坎坷。首先,确定候选人的时间较为紧迫。韩国总统选举宣传资料印刷定制的截止日期为5月7日,韩德洙要想作为联合阵营推出的候选人参选仍需要国民力量党等其他政党候选人作出让步,但目前各政党候选人的意见难以统一。
其次,韩德洙的竞选资金有限。不属于任何政党的韩德洙只能以自身力量来承担竞选费用,而其他政党候选人可以依靠政治赞助和国库补助金参与竞选。
最为关键的是,韩德洙的支持率持续低迷。韩国前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后,韩德洙一度成为保守派阵营的焦点人物。然而,韩德洙在关于总统候选人支持率的多项民调中并未明显领先于国民力量党两位党内初选竞选人韩东勋和金文洙,且远落后于李在明。
韩国四家民调机构1日联合发布的一份总统选举热门人选支持率民调结果显示,李在明以42%的支持率居首,韩德洙为13%,国民力量党内初选竞选人韩东勋和金文洙分别为9%和6%。
韩国舆论认为,目前国内呼声最高的李在明面临司法挑战,韩德洙提出的“联合阵营”方案推进艰难,总统选举前韩国政局恐进一步陷入混乱。
推荐阅读
问政海南丨海口一小区楼上住改商注册地址迁移,楼下仍反映噪音扰民 多部门介入难以彻底解决
专题 | 玩转清凉海岛 五一假期来海南舒心游
问政海南 | 海口一业主收房后发现房顶露出排水(污)管道 项目负责人回应→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经贸对话磋商情况答记者问
财经老王丨负增长!美国一季度经济搞砸了
专题 | 打卡海南 盲盒有礼
闯出闯出精彩丨海南省劳动模范任华锋:数据雕刻每个化工生产细节 以创新传承诠释匠者担当精彩丨海南省劳动模范任华锋:数据雕刻每个化工生产细节 以创新传承诠释匠者担当
自贸港的年轻人|逐梦蓝天 守护安全——青年飞行员杨紫龙的责任与担当
2025五一档电影票房破5亿
苹果公司预计第三财季损失约9亿美元
扫码下载南海网客户端
扫码关注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