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吉阳区试点大东海商圈外摆经营
- 来源: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
- 时间: 2025-05-03 12:11:09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5月3日消息(记者 符彩云)近日,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吉阳分局在大东海商圈推出外摆经营试点新举措,首批选取10家餐饮店参与试点,以“执法+承诺”模式简化流程,助力商户拓展经营空间。
三亚市吉阳区在大东海商圈启动外摆经营试点。吉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三亚旅游的热门景区之一,大东海区域人气旺盛,商业氛围浓厚。为平衡市容管理与商户经营需求,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吉阳分局经过前期调研论证,决定选取10家具有代表性的餐饮店进行外摆试点。不同于传统的申请审批模式,此次试点入选商户无需提交繁琐的申请材料,仅需签署《规范经营信用承诺书》,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即可获得外摆经营资格。
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吉阳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创新做法旨在通过“信用承诺+事后监管”的方式,既释放城市烟火气,又保障市容秩序与公共安全。
根据承诺要求,外摆经营需严格遵循统一规范:所有外摆区域由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吉阳分局现场划定标线,商户必须在线内经营;外摆时间为每日16:00-22:00,节假日可延长至23:00;外摆商品或服务需与营业执照登记内容一致,餐饮商家仅可提供堂食、禁止食品加工,零售商家须展示主营商品、杜绝超范围经营。此外,商户还需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确保环境卫生、秩序井然。
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吉阳分局明确,外摆资格有效期为1年,期满后需重新签订承诺书延续经营;对于3次违规或存在占道阻塞交通、污染环境、噪音扰民等严重违规行为的商户,将直接取消外摆资格,且1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若违背承诺内容,商户还将自愿接受政府部门的失信惩戒。
作为大东海商圈首批试点商户,某餐饮店负责人李先生表示:“简化流程让我们更快投入经营,明确的规则也让我们更清楚该如何规范,这种‘信用承诺+事后监管’的模式很贴心!”
三亚天涯区试行“商户临时外摆”,外摆时间为16时至22时
海南日报三亚4月25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梦楠)如何激活消费潜力,提升城市烟火气?4月23日,三亚市天涯区亮出新解法:推出“商户临时外摆”措施,划定7个试点街区,允许商户临时拓展经营空间,推动商业繁荣与城市管理有机融合。
“外摆”时间如何确定?具体如何设置?根据路段特点与城市管理需求,外摆时间为16时至22时。临时外摆措施暂不涉及道路狭窄、易造成交通拥堵或存在违章建筑的区域,确保外摆经营不影响城市正常秩序。商户需遵守“商户临时外摆三定三包”原则(定区域、定时间、定品类,包卫生、包秩序、包设施)。
目前,天涯区文明路、建设街、儋州三巷、团结路、解放路、阿里山小吃街、红旗街、新民街、友谊路7大街区率先开始试点,打造差异化消费场景,助力消费升级。
《措施》的提出,为商家经营开拓了更多元的发展路径。经相关部门审查,符合条件的商家可引入第三方合作外摆并签订合作协议,由门店向社区提出申请并承担主体责任。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合作经营,盘活闲置空间,打造更有吸引力的消费场景。”建设街商户陈先生眼中满是期待,“既增加了经营灵活性,也给顾客带来新鲜感,对生意提升肯定大有帮助。”
打造商户“临时外摆区”,也是一场政府和商户的双向奔赴。根据《措施》,社区可结合街道商圈定位及街道文化特色,打造“一街一特色,一路一风格”的特色外摆示范区,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元化的消费选择。
“目前,仅我们社区就已收到100余份申请。”建设街社区网格长陈正纬说,目前社区正加紧备案审批,同时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巡查,对外摆区域备案信息与实际经营情况是否一致、商品质量、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及秩序维护等情况进行监督。
天涯区营商环境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天涯区“商户临时外摆”措施的推出,是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商业繁荣的重要举措。天涯区将持续跟踪政策实施效果,根据商户经营情况和居民反馈动态调整措施,及时调整优化,为商户拓展经营空间、为市民提供更丰富的消费场景,助力主城区经济活力提升。
天涯时评丨外摆烟火照见城市温度
■魏燕
近日,三亚天涯区划定7个试点街区,允许商户临时拓展经营空间。“商业临时外摆”,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烟火气。
商业临时外摆如同撬动街区活力的支点,让城市空间释放出多元可能。对商家而言,从固定店面到“外摆经济”,几平方米的延伸区域可能是营收增长的关键增量:对消费者而言,这种“半露天”的消费场景可以打破隔阂,感受生活的惬意,不时发现一些小惊喜。外摆经济也激活了城市“微创业”土壤,手工饰品、非遗文创等业态借此触达更多人群,让街区从“千店一面”走向“万种风情”。
街区外摆由“禁”变“疏”,是城市治理的创新,体现了重商宠商、亲民惠民的理念。“临时外摆”并非一摆了之,与之配套的,还有“三定三包”制度。所谓“三定”,即定区域、定时间、定主体,划出临时外摆的边界;“三包”指包卫生、包秩序、包食品安全,明确临时外摆的底线。这种精细化的治理,将“临时”纳入“长效”管理,让外摆经济有序发展。
从实际情况来看,临时外摆收获广泛认可,商家与消费者纷纷点赞。这一举措看似是管理规定的细微调整,却深刻体现出三亚城市治理的精细化与包容度,是对“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践行。它打破传统思维,在刚性管理中融入柔性关怀,既坚守安全底线,又精准捕捉民生需求,为小微企业、个体商户留出创新经营空间,让城市治理更具人文温度。
当城市管理者以“绣花功夫”倾听商家的实际诉求,当政策设计能看见城市居民对“路边小摊”的需求,这座城市便有了更加温暖的质感。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扫码下载南海网客户端
扫码关注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