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突击队假日坚持奋战在三亚河口通道工程项目工地——青春在自贸港建设一线闪光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楠

5月3日,在三亚河口通道工程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焊花飞溅,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现场,一支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突击队引人注目。

“我们的项目面朝大海,‘五一’期间,每天很多游艇载着游客经过。年轻人都爱玩,但因为工作需要,这些年轻人选择了坚守。”中铁二十局三亚河口通道项目技术负责人刘冰说,作为海南省重点工程,三亚首个水下隧道工程,项目水下沉管施工技术难度大,年轻队员们发挥自身优势,以“十八般武艺”助力加快建设。

技术员张浩旸是一位“00后”,年纪虽小,却已是项目建设中的“技术尖兵”。“我的工作之一,就是根据工序节点,精准调配人力。”张浩旸透露,一个工区涉及钢筋绑扎、挖土、模板等多个作业,有10余个工人,调配不好就会相互干扰,耽误进度。

当天,张浩旸和往常一样上午8时到达工地,开始根据前一天的进度安排计划。穿梭在钢筋水泥间,汗水很快就浸湿了他的头发。用手抹了两把汗,他又走到一个个工人跟前,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技术难题,确保任务按计划推进。

在现场,还有一双“安全眼”,他就是28岁的安全员兰彩缤。每天,兰彩缤都要走上2万多步,对工地进行全面巡查。

“安全巡查时,起重吊装作业安全以及现场环境安全是重点。作业人员在工作时容易专注于手头工作而疏忽个人安全,比如系的安全带不规范,一旦滑倒就可能发生危险。”兰彩缤说,每到这个时候,他都会严肃地提醒工人。“我们既要赶进度,更要保障安全。”

当施工现场的建设工作如火如荼进行时,刚参加工作两年的综合管理员刘昭欣也放弃假期,默默为大家保驾护航。

“吃得好,睡得好,才能更好地工作。”刘昭欣介绍,工友们来自陕西、云南、贵州等地,饮食上各有偏好,为了让大家吃着顺口,她会及时记录诉求,兼顾不同省份人员的饮食习惯,添加地域特色菜品。“我们还开设了一个健康驿站,配备了一些常用药品,免费提供给大家,让大家在工地上也能有安全感。”刘昭欣说。

“如今,项目上年轻人个个铆足干劲,攻坚克难。”刘冰介绍,接下来,将逐步完成顶管设备的安装调试、管节加工制作以及平台搭设等关键任务,确保顶管能在7月10日顺利始发,保证项目按计划高效推进。

据了解,“五一”假期三亚全市多个重点项目不停工,众多青年建设者坚守在各自岗位,以奋斗姿态度过“五四”青年节,为工程进度按下“快进键”。

(海南日报三亚5月3日电)

作者: 李梦楠责任编辑: 马玉琴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