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高考·名师指导丨冲刺阶段,数学复习的重点应放在这几个方面→

开栏语: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高考,是青春画卷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承载着万千学子的凌云壮志与璀璨未来。今年6月,海南7万余名考生将执笔为剑,奔赴这场人生的重要试炼,以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书写芳华。

今年高考各学科试题将有何新变化?在冲刺阶段应如何科学规划复习路径,突破瓶颈?考场应对又有哪些关键细节需未雨绸缪?为助力学子精准备考、从容应战,即日起,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推出“备战2025高考·名师指导”专栏,将陆续邀请教研专家、高考评卷老师和经验丰富的名校高三教师,立足各学科的特色,有针对性地指导考生备考。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杜倬荷

当前,高考进入冲刺阶段。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学生应如何做好数学科目的复习备考?复习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考场上又有哪些应试技巧?

为此,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邀请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三数学备课组组长吴长军为广大学生指点迷津。

吴长军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记者 莫壮青 摄

核心词1:题型分布

试题反押题、反套路化明显

“今年高考数学卷将沿用2024年的试题结构,题型与分值分布与去年基本一致。”吴长军介绍。

2024年,高考数学采用新试卷结构,题量减少,从22道题变为19道题,其中单选题8道不变,多选题减为3道,填空题减为3道,解答题减为5道。总分值150分不变,但分值分布调整,选择题和填空题总分值由80分调整为73分,解答题由70分增加到77分。

吴长军表示,新试卷结构下考点不再有固定规律,2024年高考函数与导数在新课标Ⅰ卷和新课标Ⅱ卷中是占比最大的知识板块,分别高达38分和31分。

“概率统计、解析几何、三角等板块分值比重也较高,且各板块难易度不固定,大题考点顺序不固定,18题、19题考哪个模块都有可能,反押题和反套路化明显。”

吴长军老师。记者 莫壮青 摄

核心词2:考查重点

注重理性思维与探究能力考查

“考点不再有固定规律,需加强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减少死记硬背考查。”吴长军提到,如今套路题目越来越少,多想少算的题目增加,题海战术已经过时。

同时,基础题比例增加,降低初始题起点,减少了试题的阅读量,增强了试题灵活性和开放性,突出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探究能力,促使教学从解题技巧转向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考查与探究能力考查。

“这也意味着同学们需要掌握答题技巧,如选择题可运用排除法、特殊值法等;解答题要先易后难,遇到难题不要死磕,先跳过做后面会做的题目,最后再回头攻克难题。”吴长军说。

吴长军老师。记者 莫壮青 摄

核心词3:备考策略

复习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吴长军表示,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同学们要抓好三个复习重点。

一是巩固基础知识。要回归教材,梳理所有概念、公式、定理等,在教材重点、高考热点、高频考点上着重加强,如函数的性质、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等。

二是强化重点题型。函数与导数、概率统计、解析几何、三角、立体几何、数列等重点知识版块的题型要重点训练,熟悉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是提升答题规范。注意答题步骤的完整性和规范性,逻辑关系书写清晰,步骤准确到位,减少因步骤缺失导致的失分。对于平时考试经常被扣步骤分的学生尤为重要,每考完试后,考生应参照评分标准逐一对照检查,找到扣分点,做好记录,并完善解题步骤,这是冲刺阶段的重点。

此外,还需要做好知识的查缺补漏。“同学们可以对照知识网络图,逐一检查知识点掌握情况。对于已经熟练掌握的内容,标注‘√’;完全不理解的部分,标注‘×’;印象模糊、不太确定的,则画上‘o’,利用自主复习时间,重点攻克标注‘×’和‘o’的知识点。”吴长军说。

其次,要做好错题整理。同学们可将平时作业、测试、考试中的错题收集起来,分析错因,针对知识点没掌握的,重新看教材或问老师、问同学加以解决,并做好笔记;针对解题方法不对的,多做同类型题目,总结通用解题思路。

针对薄弱知识点或题型应进行专项练习,如对立体几何中的空间角问题掌握不好,就集中练习此类题目,通过大量做题发现问题,直到不再犯错。

吴长军老师。记者 莫壮青 摄

核心词4:制定计划

通过试卷分值分布定位存在问题

冲刺阶段,学生应如何根据模拟考试的成绩调整复习策略、制定复习计划?有哪些关键点需要注意?

“可以通过试卷分值分布定位存在问题,查看各知识板块的得分情况,找出得分高和得分低的板块。”吴长军说,对于得分高的版块,保持练习,维持状态;对于得分低的板块,深入分析原因,若是知识点欠缺,就需回归课本,集中复习该知识点;若是解题技巧不足,如:解题思路偏差、计算失误、时间分配问题等,就通过专题训练+限时练来弥补不足。

同时,可通过目标分数定位主攻方向。对于成绩中偏下的同学,可主攻基础题和中档题(单选题前6题、多选题前2题、填空题前2题、大题前3题)。若成绩中等,可巩固中档题,突破压轴题前两问,减少低级失误。若成绩较好:重点攻克难题(如11题、14题、18题、19题等综合题),提升解题速度和稳定性。

吴长军认为,复习计划可以按“四步走”:

一是基础巩固,每天花一点时间看教材上的基本概念、例题、习题,对易混淆的概念、公式进行标注,重做错题中的基础知识题。

二是专题突破,针对高频错题题型进行专项训练,如每天练1类题型等。

三是做好选择填空专项训练,每周都应进行选择填空专项训练,通过小题训练总结解题技巧和方法,保障基础题少花时间多得分,并保持做题的良好状态。

四是高考真题训练,在高考前完成近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或新课标Ⅱ卷真题,可通过真题训练快速熟悉高考的命题方向、规律、题型特点和难度分布,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训练,提升应试能力和成绩。

他还提醒到,复习计划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若某个版块复习效果不理想或出现新的薄弱环节,及时增加复习时间和练习量;避免盲目刷题,特别是难题和偏题,多做课本上的题、高考真题以及老师布置的题,注重做题质量和效果。做完题目后认真分析总结,举一反三,提高复习效率;紧跟老师的复习计划和节奏,避免走偏走错。

“希望同学们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劳逸结合,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复习中。”吴长军表示。

作者: 杜倬荷责任编辑: 林鸿伟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