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令下! 三亚吉阳区多举措“盘活”绿水青山
- 来源: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
- 时间: 2025-07-08 18:58:07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 记者 刘丽萍
网格化巡护、动态监测、林下生金,这座城区的绿色变革正让绿水青山成为“幸福靠山”。
日前,2025年三亚市吉阳区级林长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层层压实责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林长制督查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奋力谱写吉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
2025年三亚市吉阳区级林长会议召开。
会议审议通过的《三亚市吉阳区2025年林长制工作要点》,为区域生态发展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短短一个月前,该区发布的2025年第1号林长令,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进林长制工作,筑牢生态屏障,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护绿筑牢生态屏障 构建严密防护网络
在亚龙湾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滩涂上,新培育的红榄李幼苗在潮汐间顽强生长。这片重点生态区域被纳入网格化巡护监管体系,通过“海南省林业资源一张图”系统实施动态监测。
吉阳区建立三级林长责任体系,明确区、村两级林长作为责任区域内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直接责任人。该体系要求各级林长按规范开展巡林工作,严防各类非法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发生。
森林防火是生态安全的重中之重。吉阳区压实森林火灾防控责任,通过加强装备建设、业务培训、技能竞赛和实战演练,全面提升防火队伍整体水平。在高火险期,吉阳区严格执行24小时防火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并在重要出入山区路口安排人员值守、设置语音播报设备等,有效预防森林火情的发生。
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吉阳区全力配合推进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和亚龙湾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针对病害濒危古树实施抢救复壮工作,让古树名木焕发新生。
用绿激活产业动能 林下经济蓬勃发展
在罗蓬村的槟榔林下,村民符大哥正在喂养新育的鸡苗。“这种在院子里乱跑的鸡,更好吃,也让我们的收入翻了一番。”他笑着介绍。
这座城区的绿色变革正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的“幸福靠山”。记者 沙晓峰 摄
吉阳区提出要精准发力补短板,在“用绿”上闯出新路。加强林下经济统筹规划,结合各村(社区)特点,重点发展林菌、林药、林菇、凤梨等林下种植以及鸡、蜂、羊等林下养殖,培育林下经济特色产业链。通过建立和完善林下经济配套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花卉产业成为吉阳绿色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除了博后村的亚龙湾国际玫瑰谷“花香引客”。该区积极围绕花卉争创亮点,持续做好玫瑰和热带兰花产业发展,加强种质资源保障。
在滨海酒店带海防林区域,吉阳区探索发展森林步道、林下骑行、科普研学等林下景观利用模式。这些创新举措丰富了生态旅游内涵,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新选择。
改革释放发展活力 夯实绿色发展根基
今年来,吉阳区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按照《三亚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分工一览表》精准施策,适度放宽限制,激发了林农生产经营积极性。
吉阳区的绿色资源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记者 沙晓峰 摄
通过完善“互联网+监管”事项,健全审批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实现了对林业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管控。这一创新监管模式确保了森林资源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得到更好保护。
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方面,吉阳区持续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和椰心叶甲、椰子织蛾、薇甘菊、金钟藤等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科学有序开展外来物种清理工作,严禁调入和使用携带红火蚁等检疫对象的苗木。依法打击非法猎捕、交易及滥食野生动物行为,强化对野生动植物监管,维护区域生态平衡。
吉阳区还探索生态友好型经营活动,重点培育亚龙湾热带森林旅游区等森林康养基地,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让生态资源释放更大经济价值。
从滨海酒店带的海防林到亚龙湾的热带森林旅游区,吉阳区的绿色版图正在林长制的推动下不断扩展。未来,该区将继续挖掘林下经济潜力,推动林菌、林药、林菇种植和林下养殖特色化发展,让花卉产业成为生态经济的新支柱。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和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加速,吉阳区的绿色资源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当森林步道在林荫下延伸,当玫瑰花在阳光下绽放,这片土地正书写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篇章。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扫码下载新海南客户端
扫码关注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966123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