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军舰“紫石英”号(资料图片)
四、我方虽表现出很大的诚意,但谈判仍陷入僵局,蓄谋已久的“紫石英”号夜逃长江
从5月18日,中方代表康矛召上校受命致函英国海军“紫石英”号舰长克仁斯少校开始,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谈判,英方远东舰队总司令布朗特海军上将只通过“紫石英”号舰长代转双方高级将领的电函和信件,关于英舰认错、道歉、赔偿损失问题毫无进展。
尽管英方持不合作态度,长期推脱谈判,回避责任,致使谈判陷入僵局,但我方在处理“紫石英”舰问题上却表现了极大的克制和诚意。
我方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给受伤的英舰水兵治疗,伤愈后送回“紫石英”舰;多次为该舰官兵运送邮件和必须用品;允许该舰从南京获得英国海军所储油料60吨,这一切都表明我方无意长期扣留该舰。
1949年5月27日,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解放了,我三野、二野要乘胜解放东南沿海各省区和向祖国大西南进军,许多大事要处理,因此,不宜也不愿在“紫石英”舰问题上长期僵持。
总前委根据当时情况,研究决定,作出让步。经中央批准后,于6月20日、22日,由镇江前线司令员袁仲贤将军两次约见克仁斯,郑重声明:由英国海军远东舰队总司令海军上将布朗特派出代表,交换一项正式换文,英方承认基本错误,我方允许“紫石英”舰驶离长江,其他问题留待以后解决。
老奸巨滑的布朗特,6月24日表示欢迎我方建议,但仍不授权确认正式代表与我方正式谈判。在此后多次信函中,采取哄骗手段,企图诱我放走“紫石英”舰。终因我方代表原则立场坚定,警觉性高,防范措施得力,才未使其得逞。
1949年7月30日晚21时许,已经修复了的“紫石英”号舰,趁“江陵解放”号客轮经过该舰驶往上海之际,模仿我客轮桅灯,尾随“江陵解放”号轮潜逃。我军监视哨发现“紫石英”舰掉头下驶后,立即通知人民解放军第25军驻大港炮兵。21时15分许,大港炮兵向“紫石英”舰鸣炮警告,令其停驶。然而,蓄谋伺机潜逃的英舰“紫石英”号,不但不停驶,反而胆大妄为地向我开炮射击。“紫石英”舰赶上“江陵解放”号客轮,胁迫该轮船在其左侧行驶,让“江陵解放”号客轮作为掩护自己的屏障。
“紫石英”舰在继续东逃时,遭到我龟山炮兵及沿岸步兵战防炮射击,多处中弹。在接近江阴时,“紫石英”舰停火熄灯顺江而下。此后,“紫石英”舰因机件故障,被迫停泊在天生港修理约两个小时,拂晓时不顾一切地向东闯去,将我摆渡的木船和运货的木帆船多只拦腰撞断、撞沉,乘客和船民多人伤亡。
闯了大祸之后,“紫石英”舰不敢由吴淞口航道入海,而从崇明岛北口逃出了长江。
“紫石英”号逃跑后,中方反应平静,除了予以谴责,此外再无进一步反应,也不提及英国外交部在“紫石英”号逃脱后发表的声明中所说的“仍然准备在适当的级别上讨论4月事件的责任问题”。一场引人注目的国际纠纷,就这样以英舰逃逸而结束。
“紫石英”号事件引发的军事冲突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英国,紫石英号事件被视为大英帝国在中国实行了百年的炮舰政策的最终收场,也被视为列强时代在中国的终结;在中国,则象征着即将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中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捍卫国家主权坚如磐石的决心,也昭示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人民忍受屈辱外交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作者:孟昭庚)
当天早晨8时20分,陶勇报告的紧急军情,通过兵团司令员叶飞,直达负责指挥东集团的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案头,他们立即向中央军委和渡江战役总前委发出了请示电报:
我二十三军七圩港口外(泰兴南)本晨到兵舰二只,一大一小,上部一汉文“英”字旗号……因我已实行渡江,均已下令封锁江面。请示对该舰如何处理?是否给予轰击并建议新华社立即广播告外国船舰离开长江退回上海,停泊战区范围船舰损失由此自行负责。是否有当请即示复。
当日上午11时许,中央军委回电,大意是: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策略要有区别。如果是美帝主义的军舰来犯,就要坚决消灭,对于英国军舰则采取不打第一炮的原则。粟裕、张震立即将中央军委来电转告叶飞。
面对这两艘既不打又不走的英国军舰叶飞实在伤透脑筋,也许在几个小时后百万雄师就要横渡长江,已没有时间可供他选择的了,他在电话上急促地对陶勇讲:“老陶啊,我看这样吧,时间紧迫,你先命令炮六团,让他们的前沿观察所用信号联络。如果不是国民党的第二舰队,确实是外国军舰,就得警告他们迅速离开我军防区。我们不要打第一炮、第一枪,不要挑起冲突,但如果它胆敢开炮,我们则严惩不贷!”
叶飞特意所提的“国民党第二舰队”,因其司令林遵已与我敌工部门取得联系,决定趁我军渡江之际率舰队起义,投入人民的怀抱。叶飞怀疑这两艘军舰会不会和林遵的舰艇有联系,怕误会起来,双方受损。
叶飞的命令,很快由陶勇传到炮六团,要求炮六团所属炮兵在没有摸清英舰的来意之前,不要轻率开炮,并命令驻七圩港口以西江畔的炮三连,立即向英舰发出警告信号,敦促他们迅速离开我军的防区。
炮三连最有经验的观测员曲天华接受了发警告信号任务后便带着几样器材,来到七圩港江堤,选三个突出位置,举起信号枪,朝“伦敦”号方位,连放了三颗黄色信号弹。可是,“伦敦”号竟没有丝毫动静。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一下,组织几个人,到江堤上搭起三个干柴堆点上火,顷刻火光冲天,映红了江面。这一联络方法原是准备接应国民党第二舰队起义时使用的,现在只好先用上试试。可是,军舰见到火光后依然平静如初,没有任何反应。团长马达卫来电话,命令炮三连鸣炮警告英舰!
这下子“伦敦”号和“黑天鹅”号才有所反应,开始哗啦哗啦起锚,并将全部炮口转向我军阵地。随即,两艘军舰的旗杆上都升起了一面旗帜。后来方知,这是英舰内部使用的临战信号旗。
炮六团一营三连连长肖永福见状,警惕地向全连发出命令:“全连注意,准备战斗!瞄准前面的大军舰,一炮二炮用榴弹,三炮四炮用穿甲弹,装填!”
两艘英舰自恃其武器装备之优势,无视我炮兵之警告,竟明目张胆地一齐向我炮六团阵地及其附近村落射击。
解放军第二十三军第二O六团正在一所农舍开会,炮弹飞过来,团长邓若波、参谋长王保哲当场牺牲,团政委陈坚负伤,受伤的还有40多名官兵、村民。陶勇闻讯后怒不可遏,立即下令向英舰猛烈还击,“给我狠狠地打!”
此时,我沿岸炮兵,不管是炮六团还是炮一团,凡有效射程能打到的都立即向英舰还击。炮战开始后英舰虽坚利,但毕竟寡不敌众,在我江岸密集炮火轰击中,连续中弹,冒起冲天的浓烟,一发美制105毫米榴弹炮击中“伦敦”号的司令塔,舰长卡扎勒海军上校被当场击成重伤倒在甲板上。副总司令梅登的白色海军将军制服上让炮弹片撕成几个大小形状不规则的窟窿。梅登这才发现我炮兵火力远远超过他们的预先估计,只得无奈地下令掉转船头,于是“伦敦”号、“黑天鹅”号带着累累的弹孔和伤痕,夹着尾巴驶向上海方向。
在我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时候,侵入我国内河长江的“紫石英”号等四艘军舰闯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防区,并向人民解放军开炮,致使人民解放军的忠勇战士伤亡252人之多,并摧毁江岸边大量村舍,给我军民造成严重损失,但英舰本身也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严重惩处。
据当时外电报道:“紫石英”号护卫舰排水量为1500吨,装备有4英寸大炮6门,舰长斯金勒少校伤重身亡;“伴侣”号排水量为1700吨,装备有4.5英寸大炮6门、小炮10门,舰长罗伯逊中校负伤。另据当时在上海出版的《字林西报》来自英国海军当局于4月22日报道的信息:“紫石英”舰死亡17人,重伤20人,60人泅水登岸后乘火车抵沪;“伴侣”号死亡10人,伤12人;“伦敦”号死亡15人,伤13人;“黑天鹅”号伤7人。此后,英国海军又公布,还有103名官兵“失踪”。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英舰的新闻震动了世界,宣告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炮舰政策”的破产。当时,外电纷纷报道,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极其准确的命中率普遍感到惊讶!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