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法治聚焦
字号:

南昌塘子河与娄妃墓的故事(图)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作者: 时间:2010-10-30 00:37:59   

  滕王阁往北300米,便是塘子河。南昌老城墙拆除前,塘子河位于德胜门附近,周边有祀奉火神华光的华光庙,以及福神庙、义渡局等,是市民往返赣江的必经之地,也是当年最繁华的水运码头之一。

  即便是到了现在,地理位置优越的塘子河依旧是南昌老城区的繁华之地。被列入2010年南昌市旧城改造规划的塘子河,是拆迁最和谐、最彻底的一个社区。无论塘子河今后如何变化,有关娄妃墓的传奇故事,依旧会一直流传下去。

最后看一眼

敝帚自珍

见证塘子河

  塘子河的岁月痕迹

  若干年前,赣江上是没有桥的。从南昌老城区到昌北的往来人群,大多会在塘子河附近的码头乘船,因为这里有赣江南昌市区段最狭窄的江面。水运的繁华,造就了塘子河的历史地位,也使其成为了义渡局和后来的南昌港所在地。

  至于塘子河究竟是在什么时候繁荣昌盛起来的,恐怕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楚。距离塘子河的不远处,有德胜门、滕王阁,历朝历代在南昌设立道台衙门、抚台衙门的地点也在其1000米半径范围内。从古代开始,塘子河附近的石板路便承载了多少贩夫走卒的勤劳汗水,承载了多少南昌人的财富梦想。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桥梁的修建和水运的落寞,南昌塘子河黄金码头的地位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塘子河拆迁前,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仍有相当多的商铺在和渔业、水运打交道,所卖货物大多与各种船只和养鱼业有关。即便是社区内的菜市场,也是南昌人买水产品最新鲜、最便宜的地方。现在的塘子河,早已没有了昔日的荣光,留下的只是一片百废待兴的空地。

  楼妃墓的传奇故事

  南昌的街道总是和名人联系在一起,如孺子路(徐稚)、永叔路(欧阳修)、子固路(曾巩)、阳明路(王守仁)等,并以此来凸显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实,塘子河在很早前也叫娄妃墓,记载着一段悲壮而凄美的传奇故事。

  娄妃又名素珍,江西上饶人,理学家娄谅的孙女,兵部郞中娄性的长女,系明太祖朱元璋元章十六子(一说十七子)朱权之孙宁王朱宸濠之妻。娄妃因出身理学名门世家,故为人贤明,能诗作文,又工书法,很得朱宸濠的宠幸。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朱宸濠举兵造反,杀死都御史孙遂、按察副使许逵,自称皇帝,改元顺德。娄妃闻讯劝阻,惹得朱宸濠大怒。朱宸濠率领大军经鄱阳湖沿长江欲攻打南京,娄妃再次劝阻失败。后来,朱宸濠在安庆兵败返回南昌,当到达现新建县樵舍附近时遭遇围剿。

  娄妃因多次劝阻朱宸濠造反无效,早就作了以死了却一生的思想准备。遂做了《西江绝壁》诗一首:“画虎图龙叹旧图,血书才了凤睛枯。迄今十丈鄱湖水,流尽当年泪点无”。告别众人投赣江自尽。后王守仁念娄妃刚烈,将其厚葬于现在的塘子河附近。南昌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早在解放前,娄妃葬地塘子河边的地名就叫作“娄妃墓”,并设有“娄妃小学”以作纪念。只是岁月沧桑,娄妃墓今已无存。

  风光带的拆迁样本

  在2010年的南昌旧城改造中,塘子河作为沿江风光带,并入滕王阁二期延扩工程的拆迁范围。从6月19日进场拆迁,到9月20日完成涉及914户居民、8.93万平方米房屋的全部拆迁任务,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

  在塘子河拆迁过程中,政府首开拆迁听证会,首设拆迁服务厅,首创拆迁补偿新机制,老百姓很快从抵触情绪变成全力支持拆迁工作。当全国不少地方因拆迁引发重重矛盾,“拆迁悲剧”频发时,“塘子河移民”却未发生一起上访事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拆迁样本。

  改造后的塘子河除了发挥打通断头路的功能外,还将兴建下沉式的休闲广场和地下停车场。另外,在塘子河不远处将恢复南昌的古城门——章江门。届时,滕王阁及塘子河风光带将成为南昌旅游景区的一大亮点。

  文/记者熊激文 罗时刚

  相关新闻

  铭记央企的责任和使命

  保利地产“和基金”倡导社会公益事业

孩子的记忆

  本报讯 记者罗时刚报道:作为中国国有房地产企业品牌价值第一名的央企,长期以来,保利地产成立的非公募机制基金组织——保利地产“和基金”,一直以倡导和实践根植中国传统文化的公益事业为使命,致力于华夏文明的传承与维护,国民文化艺术质素的培育与提升。

  翻开保利地产品牌文化手册,人们都会被这样一行充满博爱的文字锁感动:央企的责任与使命,保利时刻铭记于心。据了解,在积极回报社会的公益事业上,保利地产一直在行动。从抢救流失海外国宝文物到援建保利希望小学;从护源城市文明到免费文化展览等,无不体现保利集团在承担社会责任活动中的鲜明态度和积极作用。

  采访中,南昌保利地产项目负责人表示,“和基金”的推出意味着保利地产以及旗下公司的社会公益活动变得更有系统,更有延续性。以和为道,以善为达,“和基金”在推动南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将牢记社会责任,为南昌打造更具和谐文化的精品楼盘。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甘晨卉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
每日焦点
热度点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