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罗马诗人贺拉斯曾经阐释过,‘从中段开始’的叙事技巧”,去年11月13日,在从校董会主席张建东博士手中接过大学条例和大学印后,香港科技大学第三任校长陈繁昌以此比喻他的就任,“我加入科大的时刻,正是科大充满着干劲的青年时期。”。
陈繁昌出生于香港,后赴美求学,专攻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加入科大之前,他任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助理署长,统领其中最大的科研部门数学及自然科学部,管理着每年几乎达100亿港元的科研经费。“40年前,我负笈海外接受教育,40年后的今天我回到我出生及成长的香港,为教育而工作,”陈繁昌校长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表示,“我作为科大第三任校长,时刻思索如何秉承创校理念,延续科大的动人传奇,让科大继续发挥其优势,推动社会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孕育于上世纪80年代,“高科技挂帅,全球经济转型。时势所逼之际,香港必须迎头赶上,创办一所世界级的科技大学已急不可待”,首创校长吴家玮回忆港科大创办缘由。很难想象,在原来预备修建军营的一块高山坡地上,只花了五年时间,便让一个崭新的大学从梦想变为现实。然后,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这所大学便成长为一所令人尊敬的学府。
2010年5月,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布了亚洲大学排名榜,香港科技大学仅次于香港大学位居第二;在世界排名上,港科大高居第35位,在亚洲仅次于东京大学(第22位)和香港大学(第24位)。
香港科技大学的成功,与其完备的现代大学制度密不可分。1988年4月10日正式生效的《香港科技大学条例》规定,科大成立校董会、顾问委员会及教务委员会,分别作为大学的最高决策、咨询和学术管治机构。
在“校董会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下,港科大校长不乏建树。以现任校长陈繁昌为例。香港科技大学得到周大福郑裕彤基金捐赠九千万港元,已开工兴建全新的科研与教学大楼;他还率团访问剑桥、牛津及加州理工学院等世界名校,紧锣密鼓地筹备香港从三年制本科课程转为四年制的改革:“作为校长,我有决心将科大的定位提高至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这个水平。”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港科大的校长,你平日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陈繁昌:具体来说,我大致将我的工作目标分为现在、中期和长远三个层面。每天我都与教员、学生沟通,主持或出席不同的会议和聚会,让我更了解同事和同学的想法,使大学得以提供更贴近他们需要的教研和学习环境。作为一间公立大学,港科大需要向社会负责,故此我时常与社会各界人士会晤,包括中学校长、捐赠者及传媒等等,向他们讲解科大的最新发展。
中期而言,香港将于2012年推行大学四年制,港科大把这视为一个难得的机遇,作出积极的准备,包括向世界各地招揽一流的教员、筹集扩建校园和增加教学设施的经费,整合更多的核心课程,发挥学生潜能,提供更多海外交流机会,务求将科大的优势发展得更好。
长远来说,作为校长我有决心将科大的定位提高至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水平,我需要推动科大发展,维持在国际间的竞争力,以及为社会培育更多出色的未来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