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人间百态
字号:

武广高铁开通运营两年 撬动跨区域"同城时代"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 时间:2011-12-26 18:53:55   

  华声在线讯(通讯员:袁钢)2011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长距离干线高速铁路——武广高铁,自2009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以来,已安全运营两周年,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安全、方便、快捷的大通道能力逐步显现。通过武广高铁这一公交化、快速化、大能力的“黄金通道”,使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有机连为一体,三地间人流物流实现最大程度的便利,实现了跨区域间的“同城化”时代,有力促进了三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台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武广高铁开通两年来,不仅拉近了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等三大城市群的时空距离,而且拉近了沿海发达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经济交流距离,其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直接拉动沿海产业加速向中部转移,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加快了三省经济的转型发展。

  13级,是武广高铁的行驶风速。疾风所及之处,高楼拔地起,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快速流动……这不是网络游戏中后现代的城池变迁,而是武广高铁这条“黄金通道”掀起的一场波及3省15城的跨区域“同城时代”变革:

  在长沙,武广新城是该市最火爆的概念,无论招商引资、开发房地产还是建厂经营,无一不火。一个以武广高铁长沙南站为坐标,以现代服务业、商业网、休闲娱乐业、居住区为发展方向,为长株潭地区提供高品质商贸、金融、咨询和会展服务的武广新城从2年前的“乡下”成为了如今的“中南地区区域性的铁路客运中心和具有商务功能的交通枢纽型城市副中心”。长沙市计划用5年时间,将这里打造为长沙的“浦东”。

  在以郴州、衡阳为代表的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正在成为这里最热的“热词”。2011年10月,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设立,这是中国中南地区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是全国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事实上,2009年至今,湘南地区共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000多个,占全省总量的近四成,成为湖南省对接粤港澳和北部湾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桥头堡”。

  在武广高铁湖北沿线,赤壁市投入了近亿元,为武广高铁赤壁北站修建政府配套工程。武广高铁开通前两天,广东莱克斯特智能插座公司总投资8000万元的新工厂就赶着在赤壁开工建设。众多广东企业纷纷到赤壁考察,看重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希望能在赤壁设厂。高铁通车后,赤壁市不断完善的优惠政策和基础设施,已吸引了众多珠三角的数控、光电和旅游企业落户。与赤壁相隔不远的咸宁经济开发区, 70%以上的投资项目都是外来投资者建设,来自珠三角的投资者更是占了其中的“大头”。咸宁市还专门开辟了“广东工业园区”,并计划投资20亿元,以咸宁北站为中心打造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以广州南站为中心的南站新城,规划面积约310平方公里,覆盖广州、佛山、顺德,从最初的交通枢纽定位升级为广佛都市新城、穗港澳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广州市已将南站新城规划列入五大广佛同城先行地区之一,我们还将规划定位为城市次级公共中心,培育辐射珠三角的商务商贸中心,生态型现代化新住区,集出行购物、文化娱乐、居住有机互补的复合空间体。”广州市规划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武广高铁途经的12个地级以上城市和6个县级市,城市结构、布局的调整和规划也无一例外选择与高铁对接。一连串带“新”的名字,依高铁而建,因高铁而旺。“武广高铁好比一条血管动脉,为珠三角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武汉中心城市群源源不断地输送养分和活力。”中南大学教授符卓表示。

  有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23347亿元,同比增长10.1%,人均GDP折合接近7000美元,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湖南、湖北两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同比高达12.5%和12.8%。而引人注意的是,武广高铁沿线各市的GDP增长率要么高于高铁开通前一年的历史同期,要么高于全省平均增幅。以湖南省为例,2010年,高铁沿线的长沙、岳阳、株洲、衡阳、郴州5个市的GDP增长率分别15.5%、14.8%、15.3%、15.1%和15.2%,分别高出全省平均增长率1个、0.3个、0.8个、0.6个、0.5个百分点。数字在传递一个信息:从‘泛珠三角’区域概念到“珠三角”、“大武汉”、“长湘株”经济圈,再到武广高铁途经鄂湘粤三省20多个城市,高铁对当地的经济,已经产生巨大的拉动效应。

  一个催生高铁产业链的“助推器”

  武广高铁不仅在高铁沿线串起了一条资金流动、产业转移的“高铁经济带”,而且高铁自身发展所带动的上、下游相关产业也催生了一条集研发力量和制造力量于一体、颇具潜力的“高铁产业链”,为强化“国家力量”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0年9月,承载着“新会崛起新希望”的南车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项目在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开工奠基。南车新会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年生产时速200公里、140一160公里城际动车组400辆,并提供轨道交通车辆架修,大修等维修服务。该项目将建成全球重要的城际轨道车辆总装基地、中国南车140一200公里/小时动车组出口基地、珠三角地区城际动车组检修基地、以140一200公里/小时城际动车组为主型产品的全国最大城际轨道车辆总装修基地。这是高铁经济链显现的一个缩影。

  根据规划,以南车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项目为龙头的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将在新会拔地而起,总面积将达到6600亩,目前已有近20家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

  “江门引进广东南车轨道交通车辆修造项目,不仅在于项目本身,更寄望于通过这个大项目推动一个大产业链的形成。”江门市副市长吴紫骊表示。

  广东省原省长黄华华指出:“广东南车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项目的建设,不仅对加快珠三角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设,促进珠三角发展实现新突破,而且对加快推动我省形成世界级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产业基地,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发展方式转变都具有重要作用。”

  南车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项目所引发的冲击波的背后,无疑是高铁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仅在珠三角4.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规划建设涵盖16条线路、总计1478公里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目前,该网络建成和在建里程逾400公里。

  大规模的高铁建设、各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本身,对拉动投资和内需的作用十分明显。在武广高铁沿线城市,铁路建设本身形成的经济链条和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

  “机车修造基地集中体现了先进制造业的各种要素,不仅自身年产值高,而且可以拉动产业链3至5倍的产值规模。我们正以打造华南最大的机车修造基地为目标,力求在项目周边尽快聚集装备制造业新的产业群。”广州市花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在广州市番禺区、华南地区交通枢纽的广州南站旁,广州客专维修基地、广州动车基地在2010年底投入使用,高铁配套设施建设正在形成产业集聚式发展。

  瞄准中国高铁建设的契机,湖南株洲市规划,到2012年底,该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和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660亿元和230亿元,年均增长35%。到“十二五”末的2015年,轨道交通装备业要成为全市首个千亿元产业。

  相关专家表示,高速铁路大量采用冶金、机械、建筑、橡胶、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高新技术产品,对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强劲的带动作用。例如,新一代高速列车零部件数量达到10万多个,独立成子系统的有260余个,生产这些零部件涉及的核心层企业近100家,紧密层企业达500余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制造产业链。铁路投资与相关产业产出比例为1:10,这就是很多专家讲的“火车头”拉动万亿元产业链。

  一条连通粤湘鄂文化交流的“金项链”

  有人说,武广高铁把粤湘鄂三省变成了一个中南部大社区,城市成为了街道。的确,两年来,从武汉、长沙去一趟广州的出行大事变得跟出门逛街一样简单。在有限的版图里,“行者无疆”不再是传说。武广高铁不仅极大方便了沿线群众出行,而且带动了沿线旅游资源和文化产业开发。

  在武广高铁投入运营后,给三地旅游市场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将粤湘鄂跨省游变成了1至3天的短线游。两年来,各种形式的“高铁旅游联盟”推动了高铁沿线的旅游深度开发。在广东,“乘高铁到武汉赏花、到武当山观光”、“乘高铁到湖南看名山、品湘菜”成为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线路。在湖南、湖北,“乘高铁到丹霞山登高,南华寺祈福”、“乘高铁到广州游海心沙、逛长隆游乐园”也逐渐成为最热门的旅游去向。

  可以说,武广高铁的开通,催生了三地景区路线一体化,不仅实现了三省旅游线路的多元发展,而且还改变了原有的交通流向格局,为三地旅游资源整合、共创繁荣送来了东风。据统计,武广高铁开通后,珠三角到武汉、长沙的游客比开通前一年保持了20%以上的年增幅。粤湘鄂沿线市民“千里粤湘鄂一日还”的梦想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

  旅游市场的繁荣带动了武广高铁沿线旅游、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岳阳人响亮地提出了打造广州后花园的口号,全面整合岳阳楼、君山岛、洞庭湖资源,成功创建国家5A景区。为方便游客,南岳衡山大力建设连接武广高速衡山站与南岳风景区的便捷通道,方便高铁乘客抵达南岳衡山风景区,实现了景区游客的连年大幅增长。长沙市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武广高铁开通后,参观长沙马王堆博物馆、岳麓书院、桔子洲等知名景点,观看田汉、琴岛、大中华、欧阳胖胖等知名歌厅表演的游客都有显著增加,直接拉动了当地文化产业发展。

  短短两年时间,过去感觉还很遥远的高铁已经悄然融入了鄂湘粤三省群众的日常生活,成为三省群众习以为常的出行方式,成为南中国一道引人注目的景象。

  按照规划,与武广高铁相连的广深港客运专线、长株潭城际铁路、珠三角城际铁路将在未来几年陆续投入运营。武广高铁,这条纵贯南中国的黄金通道,将有望在改变人们出行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
每日焦点
热度点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