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放鞭炮(南海网记者孙令正摄)
家家户户早上“拜婆”
1月22日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九,今年由于没有年三十,二十九也是成了传统的大年三十(除夕)。这一天对于这个地方的人来说,已经真真正正进入了大年的门槛。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很忙,所以大家都说“三十的工最忙”(指事多)。
这一天,早上最忙的就是家里的主妇,她们不仅要收拾家里的坛坛罐罐,还要准备给家里未成年的孩子“拜婆”。何谓“拜婆”呢?据老人说,拜婆就是祭拜祖上的女人。这里的人们认为,三十晚上拜的是“公”,早上拜的是“婆”。
不过,“拜婆”的设备和工序相对“拜公”来说很简单。只要备上两个鸡蛋,一点家常便菜就可以了。
当然,“拜婆”的地方也不能跟“拜公”的在同一地点,“拜公”的地方都是在家里的大堂或主厅,可“拜婆”的地方只是在卧室里的睡床上。摆好了祭拜的物品后,家里未成年的小孩就可以祭拜了。祭拜的时间很短,只要一两分钟就可以,然后再鸣放一个小鞭炮,整个祭拜程序就结束了。不过虽然程序简单,可因为是传统,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把整个程序走完。
张贴春联讲吉利话
大年三十对于这里的人们来说,最重要的事莫过于贴对联。所谓“旧符换新桃”就是指把旧的对联洗干净,然后贴上新的春联。
春联一般之前已经买好,中午吃完饭以后,这个工作就开始了。在当地人看来,贴对联代表着已经辞去过去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所以显得特别庄重,贴春联的时候是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的,最常规的一句话就是发财。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有事到别人家里去,要说“发财了”。
“拜公”鸣炮吃团圆饭
春联贴好以后,大家就开始准备晚上的团圆饭了。因为这是这一年最后的一天,当地人认为吃一顿丰盛的团圆饭至关重要,“希望来年的每一天都像这一顿饭丰盛”。
当然,团圆饭做好之后是不能马上吃的,吃之前必须要“拜公”。“拜公”其实就是祭拜祖先,把一份弄好的饭菜搬到大堂的“公桌”(指专门祭拜用的桌子)上,摆好酒杯,点上红蜡烛和恭香,然后主人就开始祭拜并敬酒三次。三次敬酒以后就可以鸣放鞭炮,鞭炮鸣放后整个仪式就结束。
接下来团圆饭就开始了,这可以说是一年来一家人最为快乐的时刻,因为这个时候哪怕是在远方工作的亲人都已经回到家里,坐在饭桌前和家人举杯辞旧迎新,平常分家各过日子的孩子,此时也回到父母身边共度佳节。在句句祝福声中,全家人的团圆饭吃得顺畅快乐。团圆饭此在这里流传了近千年。团圆饭吃完后,家里人开始坐下来述旧。
宰物迎春备有鸡鸭
三十晚上吃完团圆饭后是放松的,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而最重要的就是宰物。这里的人们认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开春最看头一天”,春节第一天无论如何都是要吃最好的。不仅是自己吃,“祖上也要吃”。
但是,按照传统,大年初一和初三是不能“杀生”的,所以过年用的鸡鸭等食物要在三十晚上备好。于是,此时家家户户就开始杀鸡宰鸭。
宰好活物之后,家里的大大小小就要开始洗澡了。这里的人们认为,大年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第一天过得好不好对于这一年来说至关重要。所以,要把自己洗干净,然后换上新的衣着。
责任编辑:霍筱薇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