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硬”起来 公交才能“快”起来

  海口公交维修分公司工会主席毛和顺是一位资深“老师傅”,在公共交通行业服务了20多年的他对基层公交司机的生活和老百姓的出行有着切切实实的体会。作为省人大代表,近年来他在省两会上提出的建议几乎都与交通有关。(1月20日南海网)>>>点击查看相关新闻

  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市民对便捷出行的诉求越来越强烈,而城市的发展、繁荣,往往又面临着交通拥堵的困境。“等了这么久车才来,还差点挤不上车”、“从前半个小时的回家路,现在一个半小时也不一定能到”……毛和顺代表反映的问题无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让作为城市交通“主渠道”的公交车“快”起来,道出了当下不少市民的心声。

  城市拥堵是不少地方遭遇的共同难题,各地也研究出台了不少对策,倡导公交优先则是普遍的共识和一致的努力。同样,海口近年来在公交建设方面的硬件投入力度之大也有目共睹,近期提出的“BRT治堵”思维和做法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和期待。但要切实破解道路堵、出行难问题,除了持续加大投入,促进硬件改善外,无疑还需科学管理、制度改良等软件建设的跟进,让软件与硬件形成良好的互动共振。

  “海口的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迅速,政府投资的车辆多,但同事跳槽却越来越频繁”,毛和顺代表讲的这个细节就很能说明问题。此前媒体披露的数据显示,海口全市现有公交车1441台,按照1台车配2.15个驾驶员的标配计算,公交驾驶员缺口近千人。由于入职门槛高、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薪酬待遇低,公交司机队伍不仅难以补充到新鲜血液,还面临人员流失严重的窘迫境遇,进而陷于“有车没人开”的尴尬。

  显而易见,从政策、制度设计层面,调动司机积极性,激发更多人才投身公交事业的热情,解决好人力资源“第一生产力”的问题,显得尤为关键。否则,再多、再好的公交车没人开,如何奢谈一个“快”字?当然,软件建设还包括线路、站点设施的科学规划、合理设置等各个方面,只有软件建设“硬”起来,与硬件并驾齐驱,公交车“快”起来才指日可待。(高谭)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南海快评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