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公交维修分公司工会主席毛和顺:希望城市公交车“快”起来

  两会前奏我的提案建议

  开栏的话

  在过去的五年,海南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每一个海南人都为丰满海南腾飞的羽翼不断付出心血、贡献智慧、流下汗水。在2016年海南省两会即将来临之际,本报今起开设《我的提案建议》专栏,从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履职情况中,了解来自基层的社情民意。

  -见习记者 郭萃

  海口公交维修分公司工会主席毛和顺是一位资深“老师傅”,在公共交通行业服务了20多年的他对基层公交司机的生活和老百姓的出行有着切切实实的体会。作为省人大代表,近年来他在省两会上提出的建议几乎都与交通有关。

  “近年来,海口的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迅速,政府投资的车辆多,但同事跳槽却越来越频繁”,毛和顺有些忧心地说,不少司机表示房价涨了、物价涨了,但就是工资没有涨。很多外地同事因为没有政府的相关交通、住房等补贴,不得不辞职转业。

  为此,毛和顺等代表曾提交了《关于对城市公交驾驶员“短缺”提供更多的公共补贴和优惠倾斜政策的建议》,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行业外来打工者的帮助,考虑通过扶持政策,将外地打工者纳入住房保障或廉租房体系,让服务性、公益性、基础性行业的“缺口人员”也能在城市里住得下。“这些服务性行业的人缺不得,一份居住的关怀也理应传递到他们中间。”

  这份建议得到了省交通运输厅的回复。回复中表示,鼓励单位利用自用土地组织兴建保障性住房,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解决公交驾驶员住房。并且力争公交驾驶员工资逐年递增10%—15%,确保公交驾驶员工资待遇不低于全市平均工资水平。

  “我对建议答复非常满意,感谢政府对我们公交司机的关心和支持。”毛和顺的语气中满是欣慰。

  说到今年准备提出什么样的建议,毛和顺摸摸脑袋,“今年想提一些和老百姓出行密切相关的建议,希望政府能够改善公共交通拥堵问题,为老百姓出行创造便利。”

  每次开车时,毛和顺都会听到乘客各种各样的抱怨,“等了这么久车才来,还差点挤不上车”、“从前半个小时的回家路,现在一个半小时也不一定能到”……毛和顺不断耐心地解释着,心里也在焦急。

  据了解,现在海口公交车出行普遍等车时间是5至10分钟,高峰期甚至将近20分钟也等不来一趟车。以4路车为例,如果道路不拥堵,车从始发站开到终点站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可是实际却需要三个小时。“如果下午5点出发,赶上下班高峰,就要到8点半之后回来了”。毛和顺说,这对公交司机也造成了困扰:坐久了,颈椎会受不了;饮食没规律,容易得肠胃病;经常憋尿,也容易得肾病。

  毛和顺认为,政府目前对公共交通的投入仍不足。许多公交车甚至连一个固定的停靠场地都没有。

  “要真正推广公共交通,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势必要让公交提速才行。公交车快起来,出行便捷快速了,才有更多人愿意搭公交。”毛和顺告诉记者,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建设了快速公交车道,希望海口也能早日规划建设,这样不仅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同时还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政府越来越关注我们老百姓的想法,听取我们的建议和意见。相信海口的公交车发展将会越来越好,老百姓出行将会更加便利。”毛和顺充满希望地说。(海南日报海口1月19日讯)

  评论:软件“硬”起来 公交才能“快”起来

  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市民对便捷出行的诉求越来越强烈,而城市的发展、繁荣,往往又面临着交通拥堵的困境。“等了这么久车才来,还差点挤 不上车”、“从前半个小时的回家路,现在一个半小时也不一定能到”……毛和顺代表反映的问题无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让作为城市交通“主渠道”的公交车 “快”起来,道出了当下不少市民的心声。

  城市拥堵是不少地方遭遇的共同难题,各地也研究出台了不少对策,倡导公交优先则是普遍的共识和一致的努力。同样,海口近年来在公交建设方面的硬 件投入力度之大也有目共睹,近期提出的“BRT治堵”思维和做法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和期待。但要切实破解道路堵、出行难问题,除了持续加大投入,促进硬件改 善外,无疑还需科学管理、制度改良等软件建设的跟进,让软件与硬件形成良好的互动共振。

  “海口的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迅速,政府投资的车辆多,但同事跳槽却越来越频繁”,毛和顺代表讲的这个细节就很能说明问题。此前媒体披露的数据显 示,海口全市现有公交车1441台,按照1台车配2.15个驾驶员的标配计算,公交驾驶员缺口近千人。由于入职门槛高、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薪酬待遇 低,公交司机队伍不仅难以补充到新鲜血液,还面临人员流失严重的窘迫境遇,进而陷于“有车没人开”的尴尬。

  显而易见,从政策、制度设计层面,调动司机积极性,激发更多人才投身公交事业的热情,解决好人力资源“第一生产力”的问题,显得尤为关键。否 则,再多、再好的公交车没人开,如何奢谈一个“快”字?当然,软件建设还包括线路、站点设施的科学规划、合理设置等各个方面,只有软件建设“硬”起来,与 硬件并驾齐驱,公交车“快”起来才指日可待。(高谭)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