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董治良做客南海网“两会”会客厅。南海网记者陈望 摄
南海网海口1月28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刘麦)司法改革,关注度高,海南率先开展法官选任工作。1月28日,海南省人大代表、省高院院长董治良做客南海网“两会”会客厅。针对网友关心的“法官选任是否公平”等相关问题,董治良作出回应。他表示,海南法官选任全员全程公开,对法官进行“考核+考试“,考题参照”高考“模式,尽力保证选任的公平性。
董治良说,法官必须要通过选任考试才能进入法官员额。改革的趋势是减少法官人数,通过竞争让能者上庸者下,保证日益增加的审判工作量的完成,树立法官职业的尊荣感。
董治良透露,法官选任目前采取考试加考核的办法。因为司法改革试点的七省市都在试点,无先例可循,如果仅以考核即审判业绩确定入选资格,由于各地的业务量、办案条件差异大,法官个体差异大,难以统一标准,更易引起不公的议论。年轻人博学强记能力优越,考试占优势;年纪大的同志审判经验丰富,记忆力弱一些,因此较为公平的做法就是在统一的考题、标准的答案下对政治、业务素质通过考试让第三方评定。评分的是政法职业学院等高校的老师,这一方案不是最优但是目前可以找到的为绝大多数人认可的较好方案。如果认为出题不科学,简单,那为何别人考过了你却通不过。从考下来的情况看,高分(90分以上的)不多,低分也不多(60分以下的),说明此次考题是符合审判实务要求的。
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董治良做客南海网“两会”会客厅。南海网记者陈望 摄
考题是怎么确定的,如何与考核相结合?董治良进行现场揭秘。
他说,高院党组研定,由五名审判业务专家出两套题。有公共题和业务题。公共题必答,业务题根据自己的专业可以选择。如果指出一套对某一个专业的同志不公平。考试分在考试加考核总分100分中只占40%。
之所以这样确定,是因为员额入选的决定权在最了解自己干部的各级院党组,考虑到法官任职年限、审判实践经验、政治业务素质,海南法院又处于建省以来上岛的第一批骨干进入退休高峰期,如何保留办案能手、调解能手,通过业务庭自评、主管院庭长评、法院工作年限、法官任职年限四类量化综合相加。考核量化在前,考试在后,综合评定,可以说,是相对公平的。
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董治良做客南海网“两会”会客厅。南海网记者陈望 摄
网友质疑,为什么法院领导不参加考试就直接进入法官员额?
董治良表示,过渡期的改革工作是由各级院党组主导推进、组织、协调,配套办法等等制定需要这些人做,如果都参加就没人组织,又组织又参考很多内容又是参与研究确定的,考了更不公平,所以确定院领导只参加考核,不参加考试了。根据《法官法》等法律规定,院长、副院长必须从法官或其他具备法官条件的人员中择优产生,未进入员额的,应当免除其院长、副院长职务;院长、副院长自己放弃进入员额,与岗位法定职责不符,恰恰是不应该提倡的。
董治良强调,员额制考核不是一考定终身。改革过渡的五年,第一次考试考核没能进入员额的,按照“方案”规定,转岗做法官助理。在过渡期内,法官自动转岗,可以保留法官身份,但不参加办案;参加选任的,没通过考核的必须转成法官助理,要免职。第一次选任,海南全省法院中院领导和庭长落选的有64人,落选的要通过人大免职。法官员额出现空额后,要从表现比较优秀的法官助理中选任。
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董治良做客南海网“两会”会客厅。南海网记者陈望 摄
相关新闻>>>董治良:海南法官年人均办案112件 类案参考制等保证办案质量
司法改革后,海南法院员额减少,收案量却大幅上升。据统计,入额法官人均办案112件。人少案多,如何保证法官的办案质量?1月28日,海南省人大代表、省高院院长董治良做客南海网“两会”会客厅时做出解答。
据了解,海南法院进行司法体制改革后,海南法官的员额减少28%,收案却增加了18%。2015年,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24631件,按入额法官计算,人均办案112件。海口的龙华法院的法官去年人均办案418件。
董治良说,案件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现在符合立案条件的就当场立案,原来挡在“门外”的案件大量进来。二是往年法院在12月25日“关门”不收案了,12月26日后收的案件算作来年的案件。但去年按照立案改革的要求是不准“关门”,就算是12月31日来的案件也要登记立案。年底临时来起诉的案子分配到法官手上,审限不够,法官的结案率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法官的压力都很大,但是要尽量减少积案,加班加点成为法官的工作常态。[详细]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