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能人陈仁达:归“南巢” 为第二故乡海南网络安全出力

  【寻找候鸟能人报道六】陈仁达:归“南巢” 为第二故乡海南网络安全出力

  候鸟老人陈仁达接受南海网记者采访。南海网记者 徐静涵 摄

  “我现在成‘候鸟’,夏天我就回哈尔滨的‘北方巢穴’了,冬天我就回海南的‘南方巢穴’,海南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爱海南。”2月21日,在海南生活三十余载,从一位东北小伙成长成海南“大哥”、现年63岁的陈仁达在接受南海网记者采访及聊到网络安全、创业梦想、户外运动时,他犹如一位30出头的青年。从内到外散发出激情与梦想,还有面对生活的热情,对海南的热爱以及对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的强烈责任感。

  陈仁达书写“我爱海南岛,更爱南海网”。南海网记者 徐静涵 摄

  因工作来琼东北小伙成长为“海南人”

  据陈仁达介绍,自己16岁时成为了一名“电信人”,在电话局工作期间考入北京邮电大学,成为了一名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后,陈仁达回到哈尔滨市电话局工作,后因工作需要被调入哈尔滨市公安局从事技术破案,技术侦查。

  “1988年海南建省时,正好在公检法系统发出过一个全国范围内征集人才来支援海南的通知,我当时在哈尔滨市公安局从事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就与一个朋友一起来试了试,没想到,上千人里留下了三十个人,其中就有我。”

  一来海南就工作到了退休,从此扎根海南,成为了一位“海南人”。陈仁达说到:“我现在海南的朋友比哈尔滨还多,海南本来就是我的第二个家,我现在就是候鸟,夏天回哈尔滨,冬天回海口,两边都有我的‘巢穴’。”

  候鸟老人陈仁达在家坚持工作。南海网记者 徐静涵 摄

  退休后赴京52岁重新北漂十年打拼

  “我47岁时已按规定满30年工龄,虽然正是做警察的黄金年龄,但为了响应号召,自愿申请了提前退休。但是我不能闲着,后来去了海南一家社区网站做站长级管理员,一做就是五年。”据陈仁达介绍,自2000年退休后进入网站继续做自己的“老本行”,五年之后重返北京,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北漂路。

  陈仁达告诉记者:“2005年回到北京,我也开始像所有北漂的年轻人一样,每天挤公交和地铁,早出晚归,从最基层做起,十年的时间,终于做到了总监级。”据陈仁达介绍,在北京的十年里,自己先后供职于3家国内知名的互联网企业,依旧从事着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

  “2015年,我62岁了,并决定退休吧,开始我的候鸟生活,半年在哈尔滨的‘北方巢穴’,半年在‘南方巢穴’。”陈仁达讲到,2015年从海口前往北京参加北京邮电大学60年校庆时,一次偶然机会,又让他告别了“退休生活”。

  “曾经的下属通过我的微信看到我回北京了,就叫我去他们公司给员工做培训,我就去了,没想到,其实是他们给我安排了一场‘面试’。”陈仁达告诉记者,那是一家创业孵化型互联网企业,自己在“面试”后,被该企业所做的工作内容以及创业思路所打动。

  他说到:“我一直有个创业梦,一听有机会实现,那我肯定坐不住了,我之所以显得年轻、心态好,我觉得就是因为我一直在工作,所以我又开始工作了。”

  候鸟老人陈仁达自制“低音炮”音响。南海网记者 徐静涵 摄

  “归巢”再返琼63岁再圆多年创业梦

  陈仁达在返琼过“候鸟生活”时,还在坚持工作,为海南的互联网安全出力。“2015年我准备回‘北方巢穴’时,在海口的家门口碰到一位公安厅的老同事,一见我,他就立马‘扣留’了我,让我给他帮帮忙。”

  据陈仁达讲,当时海南省正在开展全国联网工程,海南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出面邀请他代表海南省与北大方正做对接工作,并利用三个月时间,共同完成了数据库的开发工作。

  除数据库开发外,陈仁达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我都是从事网络安全信息方面的内容管理,简单来讲,也就是舆情监控。对于许多网站而言,不良信息的监控一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我们现在采用大数据、云技术分析,网站将信息发送给我们的平台,我们可以以毫秒级的速度进行反馈。”

  据陈仁达讲,自己目前所任职的云净网是一家反垃圾、反诈骗的垃圾信息净化网站,采用自行研发的“指纹技术”将不良信息进行语义分析,而后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标记与清除。

  陈仁达提到,今年63岁的他,目前云净网计划在海南开设分公司,并且正在落实该项工作。他说到:“就算云净网不打算来海南开分公司,我自己也要回海南创业,因为这里不仅是我的第二故乡,现在又有这么多互联网行业创业的优惠政策,正好我又都符合,那我一定要去实现我的‘创业梦’。”

  “我可以带领一批创业者跟我一起做工作,可以有就业机会。同时,我将做的网络安全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较以往的内容安全管理上,利用云技术、大数据等,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同时提高检测和反馈速度。”

  陈仁达补充到:“一些本来打算有互动版块的网站为了保证网络信息安全,关闭了互动版块。无论是对网站的流量还是影响力而言,这其实都是一种损失。我们将利用云技术来保障网友在网站自由发言的同时,不会有不安全信息出现在网络上。”

  “我为什么没有把‘候鸟生活’的‘南方巢穴’选在广西、广东?因为我就是‘海南人’,我爱海南。”陈仁达又说到:“我的‘候鸟生活’也不是完全的‘候鸟’栖息而已,我其实还是处于工作状态,那在我现在的事业黄金期,我还要为海南的互联网安全出一份力。”

  (南海网海口2月22日消息 记者 徐静涵)

  陈仁达讲解自己的人生信条。南海网记者 徐静涵 摄

  陈仁达向记者展示自己制作各种电子设备的工具箱。南海网记 者徐静 涵

  陈仁达将工作与生活用自制日历的方式记录。南海网记者 徐静涵 摄

  陈仁达在家中种植了多盆生命力旺盛的芦荟。南海网记者 徐静涵 摄

  陈仁达户外运动时留影。陈仁达供图

  陈仁达工作照。陈仁达供图

  【寻找候鸟能人报道一】李予新:发掘候鸟族高端人才助力海南建设

  【寻找候鸟能人报道二】逾七旬候鸟诗人与海南结缘:余生尽咏海南美

  【寻找候鸟能人报道三】杨洪广:在海南为大众保健 培养更多学生

  【寻找候鸟能人报道四】张大明:自掏腰包办养老协会服务候鸟

  【寻找候鸟能人报道五】庄舰兵:热爱海南用专业法律知识服务候鸟和海南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