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动态
字号:

【网络媒体走转改】平凉崆峒:蔬菜大棚绘出"四季增收图"

来源:每日甘肃网 作者: 时间:2017-02-22 17:09:37

  在崆峒区丰源公司育苗基地里,工作人员正在给辣椒苗浇水。

  崆峒区花所乡光明村育苗基地里产业工人正在给梨瓜分苗。朱元军摄

  每日甘肃网记者董文龙通讯员朱元军

  2月17日,记者来到崆峒区泾河川区东川蔬菜基地,从高处放眼望去,数百座设施蔬菜大棚拼出了一块“绿色版图”。走进蔬菜产业园里,却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一簇簇花朵灼灼绽放,一片片蔬菜生机勃勃,一阵阵热浪扑面而来,一个个产业工人忙碌着……

  记者随机走进白水镇丰源公司的一个种植西红柿的蔬菜大棚,只见苍翠欲滴的叶子下,饱满的果实将茎压弯了腰,靠着整齐划一的竹竿支撑着、依次排列着。“过来尝尝我们产业园种的西红柿,不用清洗,直接可以吃,味道不错。”技术员崔生平热情地招呼记者,此时他正在给棚里成熟的小西红柿掐黄叶,顺手将杂草除掉,工作熟练而有序。

  看着装车运走的小西红柿和草莓,经理齐胤棙笑得合不拢嘴。他告诉记者:“园区内目前主要种植有绿痕水果西红柿、红颜草莓以及蔬菜西红柿和豆角等10多个品种,销售渠道主要以网上销售平台为主,以及产业园微信和超市直供等几种销售手段,年产值可达到260万元左右。”

  连日来,崆峒区安国镇油坊村菜农张得宽忙着给自家新一季菜苗浇水、施肥、打叉.,看着菜苗一天天长大、一个个青西红柿挂上了枝头,他心里也乐开了花。记者了解到,他家去年种的两棚西红柿,仅春节期间就赚了2万多元。

  谈起今年的打算,油坊村种菜大户张得宽胸有成竹,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告诉记者,“现在政府对菜农的投资力度大,尤其在技术方面指导的好,今年我还打算引进阿特拉斯西葫芦等蔬菜新品种,再学习一些无公害蔬菜栽培实用技术,相信到年底时收入会翻一翻。”

  “政府引导、公司运营、大户承包、技术带动,这是近年来全区蔬菜产业发展创出的成功经验。”崆峒区蔬菜站站长陈银伟告诉记者。

  像白水镇丰源公司这样的规模化蔬菜产业园,像张得宽一样的蔬菜种植大户,都是通过蔬菜产业,走上了四季增收的致富路,昔日靠“晒日头、坐炕头”过冬的农民朋友,如今在增收路上各显神通,把农闲时节“闹”了个红红火火,过上了四季数钱的好日子。

  崆峒区位于泾河上游,土壤肥沃,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蔬菜生产,发展蔬菜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尤其是白水、花所、柳湖、安国等川区乡镇,当地群众素有种菜的习惯。据了解,近年来崆峒区依托资源优势,初步形成了泾河川区两个万亩无公害设施蔬菜、北部塬区喜温高原夏菜和南部二荫山区域特色蔬菜等三大生产基地,截至2016年底,该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21.59万亩,实现总产鲜菜40.3万吨,预计产值达7.5亿元。

  “目前我区蔬菜产业不仅成为农民投资回收最快、效益最为明显的支柱产业,而且解决了近3万余人的就业。同时,有效带动了劳务、流通、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如今,蔬菜生产已经成为崆峒区富民兴农的支柱产业。”崆峒区农牧局局长郑巍如是说。

 
责任编辑:郭微微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热度点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