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政协委员许尚华:建立“一瓶一码”的电池追踪数据库破解废旧电池监管难题

  近日,海南日报客户端《惊心动魄!海南公安坐翻斗车进山抓捕23人 破获重大污染环境案》为题报道了2018“6.20”非法拆解蓄电池污染环境案细节,其中总涉案危废物1000余吨的2个黑窝点触目惊心,备受市民关注。同样关注此案的是省政协委员许尚华,他在称赞海南公安的雷霆行动之时,也在海南省政协七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了自己的建言。

  “废旧电池回收企业少,终端处置不尽人意,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许尚华说,电动自行车以其便捷、经济的特点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在为市民带来绿色低碳的出行的同时,其频繁更换且数量巨大的电瓶也带来了一定的环保隐患。酸性锌锰电池和碱性锌锰电池其成分主要含有汞、锰、镉、铅等多种金属物质,一旦废旧电池被遗弃或不专业拆解,其所含重金属和电解质溶液会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许尚华说,经过大量的调研,他发现,海南对废旧电池的处理尚存在不足,废旧电池回收企业少,终端处置不尽人意。除了一部分转售给专业回收机构外,一些废旧电池流向黑作坊,海南警方于2018年6月20日破获的重大污染环境案就是例证,被非法拆解的电池危废物1000余吨对环境危害极大。近年来,相关职能部门虽提出铅蓄电池“谁生产、谁回收”的责任划分,很难落到实处。多数电池厂家通过“以旧换新”回收至电动车维修门店,其回收的废旧电池价格低、运输难,这就给非法拆解黑窝点留下可乘之机。

  许尚华认为,在海南岛建立科学、系统的废旧电池处置体系刻不容缓。他建议,首先,加强对废旧电池回收处理过程的监管,建立“一瓶一码”的电池追踪数据库,记录电池从出产-销售-使用-回收的全程追踪,查清电池流向,将“谁生产、谁回收”落到实处。其次,引导电动车维修店成为废旧电池的回收窗口,敦促这些维修店与回收处理企业建立定向供应关系,颁发回收许可,并加强日常监督其回收电池的去向,从供给侧解决废旧电池问题。第三,改进对废旧电池回收的措施。将废旧电池回收纳入垃圾强制分类中,职能部门应将废旧电池的收集、存放、处理等形成处置机制,完善操作流程。同时,适当匹配奖励办法,正向引导、激励市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实施工作。另外,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环保意识,正确处理废旧电池。

原标题:省政协委员许尚华:建立“一瓶一码”的电池追踪数据库破解废旧电池监管难题

责任编辑:林芳羽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