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澄迈才存村多位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才存村多位大学生返乡创业,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开春好时节 青年致富忙

  

俯瞰澄迈县大丰镇才存共享农庄。 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通讯员 王家专 摄

  ■ 海南日报记者 陈卓斌  通讯员 王家专

  春风拂晓,年味正浓。2月7日,澄迈县大丰镇才存村内灯笼高悬,一阵阵咖啡香从才存共享农庄飘出来,让人心旷神怡。

  这是才存共享农庄创始人徐取俊返乡创业后,在村里度过的第6个春节。这位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的返乡青年,今年又在村里开起了咖啡馆和民宿,并于春节正式对外营业。“我算了一笔账,大年三十到现在,农庄一共接待了2000多名游客,日均收入接近2万元。同时,我们还每天请10余名村民来打工,让大家在家门口挣上钱、过好年。”

  村子的另一头,才存蘑菇厂厂长徐取尉向海南日报记者“晒”出自己的年货——100多斤秀珍菇。2017年,毕业于大理大学的他辞职回乡办厂,如今每月可产秀珍菇4500斤。“春节前,秀珍菇价格上涨,每斤能售七八元,这更坚定了我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徐取尉说。

  此外,才存村还有10余名返乡大学生创业兴业,涉及沉香等多个产业。

  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过去的才存村较为闭塞,村民们大多外出务工,环境杂乱差、缺少产业和人才等问题一直限制着村子的发展。

  “作为一名外出读书的大学生,回村发展需要勇气,有时候也需要说服家人才能获得支持。”才存咖啡馆负责人曾英栓大学毕业后曾在湖南、广东等地打拼。在他看来,相较于在大城市打工,返乡投身乡村发展,看见家乡在自己的付出下发生一点一滴的改变,让人更有成就感、更有干劲,“这也是越来越多人回来建设家乡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才存村已是另外一番景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卫生整洁有序,回村就业兴业者越来越多。在该村大学生和当地政府的努力下,才存村的名气越来越大,也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

  今年春节,传统“渔乐节”的筹备被重新提上日程。才存村民小组组长徐取明介绍,才存村自古便有过“渔乐节”的传统,即到农历正月十四、十五时,村民们都要集体到鱼塘捕鱼,以表达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

  徐取俊兴致勃勃地计划着,买4门大鼓,在村民、游客下塘捕鱼时击鼓造势,并对捕上的鱼儿进行评比,选出“鱼王”。“传统节日能够凝聚人心,让人们重拾传统记忆,同时这种节日也能够作为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名片,吸引更多人到才存村来。”徐取俊说。

  (海南日报金江2月8日电)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