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3月27日,在“海洋:最熟悉的‘陌生人’”分论坛上,中国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用三个10%勾勒了中国海洋经济总体轮廓。2018年,海洋经济总量8.3万亿元,GDP占比近10%;海洋经济增速6.7%,对国民经济增速贡献近10%;在沿海地区,每10个人中就有1个涉海人员,涉海人员就业占比近10%。
透过这三个10%,我们可看出很多的发展机遇。其一,海洋经济体量大,对国民经济的带动性强。其二,海洋经济潜力大。三个10%不是上线,而是最基础的底线。其三,海洋经济关联大,对就业等社会民生事业具有极大带动作用。海洋经济潜力无限、大有可为。
海南,虽是陆地小省,但却是海洋大省。海南省授权管辖的海洋面积,占到我们国家的三分之二。习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把海南打造成海洋强省。”这样的省情实际,这样的责任担当,决定了海南必须做好海洋文章,向蓝色经济加快迈进。
再进一步看,海水是流动的、自由的,相比于陆地,海洋是互联互通的。开放,是海洋的天然属性,也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特征。诸如滨海旅游、海上观光、游艇邮轮等涉海产业,也都是极具开放性的。发展海洋经济,契合了海南建设自贸区、自贸港,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现实需要。
同时,海南在发展海洋经济上,已经有了良好基础。例如,滨海旅游、邮轮游艇等产业蓬勃发展,深水网箱和海洋牧场推进较快,海洋装备、海洋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势头渐盛,而且,还有深海所的科技支撑。可以说,海南有条件、也有能力打造海洋经济新增长极。
“海洋:最熟悉的‘陌生人’。”这样的描述,对海南而言尤其适用。说其熟悉,是由于海洋就在身边,走几步就能看到。说其陌生,是由于我们对陆地已经开发到了极致,但对海洋的认知及利用率却极低。
走出这一尴尬局面,就要增强海洋意识,培育“蓝色引擎”,向海洋要质量、要效益、要增长,真正让海南因海而兴。(海报集团全媒体理评中心供稿)
相关评论>>>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